近段時間,兩大文化“頂流”盛事引發的熱議在持續。央視蛇年春晚贏得收視和口碑雙豐收,不少精彩瞬間和細節讓觀眾記憶猶新。《哪吒之魔童鬧海》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和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頻創神話。以兩大文化“頂流”盛事為契機,婺城非遺也秀出了別具一格的魅力,引發廣泛關注。
在央視蛇年春晚戲曲節目《聲動梨園》中,“梅花獎”得主樓勝以及來自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的30多位演員亮相熒幕,為全國觀眾獻上了一場武戲集萃。值得一提的是,鑒于導演組對浙婺團隊敬業精神、精湛技藝、良好團風的肯定,婺劇演員的演出時長被一加再加。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婺劇第八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
伴隨著《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一路勢如破竹,一組取材自電影的剪紙藝術作品日前亮相金華剪紙博物館,也是大受好評、圈粉無數。細看這組造型各異的作品,有“魔童哪吒”“敖丙版哪吒”“表情包哪吒”等,每一個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均出自金華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詹東明及其弟子陳祖倫之手。
當婺城非遺邂逅“頂流”盛事,一場場傳統與現代的奇妙碰撞就此展開,讓婺劇、金華剪紙的熱度持續上升,也讓人們看到了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更多可能性。
面對“碰撞”帶來的火花,我們不禁進一步思考:婺城擁有豐富多樣的非遺,如何讓更多的非遺真正地“活起來”并“火起來”?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參與中,婺城的非遺保護、傳承、弘揚呈現出良好態勢。截至目前,全區擁有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百余項,涵蓋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傳統醫藥等多個領域。
非遺的“非物質”的屬性,決定了其不能僅僅被宣之于展板、陳列于展架,而是更需要傳承與發展。一方面,我們要盤活非遺的多元價值,在守住本色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把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拓寬“非遺+旅游”發展空間,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另一方面,我們要發掘、培養優秀傳承人,加大非遺傳播力度,呼喚更多契合時代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不斷涌現,賦予非遺更多當代表達,讓婺城非遺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