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華市區有一家盲人推拿店,它的創始人黃佳俊,是一位用毅力和勇氣書寫不凡人生的視力殘疾人。在近十年的時間里,他將一家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店,發展成兩百多平方米、擁有十幾個推拿床位的規模,成為當地盲人創業的典范。
綠茵場上的無畏者
黃佳俊是婺城區瑯琊鎮人,在12歲那年,家中送他前往浙江省盲人學校讀書。在那里,他和許多盲人少年一樣,學習推拿按摩專業,這看似是既定的職業軌道,卻并非他人生的全部。
一次偶然,操場上同學們踢球的場景闖入他的“世界”。盲人足球的內膽里藏有小鋼珠,球滾動時會發出響聲,這成為了球員們判斷球位置的重要依據。黃佳俊瞬間被吸引,起初,他抱著玩樂的心態為同學們做陪練,可隨著時間推移,內心對足球的熱愛愈發熾熱。2009年下半年,學校成立足球興趣小組,黃佳俊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就此,他與足球結下了不解之緣。然而,對于視障者來說,踢足球絕非易事。盲人足球比賽規則特殊,場上除守門員外,其余4名球員均為視力一級殘疾,且比賽時要佩戴多層眼罩。他們踢球,靠的是聲音,更靠無畏的勇氣。
訓練初期,黃佳俊經常被撞得青一塊紫一塊,但足球帶來的幸福感讓他堅持了下來,他在不斷地訓練中,仿佛找到了“飛”起來的感覺。
對運動員而言,受傷可以說是“家常便飯”。黃佳俊的左右腳踝是受傷“重災區”,有一次上場兩分鐘就被撞倒,他忍著劇痛踢完全場還進了兩球,可賽后發現右腳腳踝軟骨組織挫傷,第二天就下不了床。但這些傷痛沒有阻擋他對足球的熱愛。
2015年,因年齡增長和體能限制,黃佳俊告別了心愛的綠茵場,全身心投入按摩推拿技術的鉆研學習。
推拿館里的奮斗者
畢業后,和眾多盲人按摩師一樣,黃佳俊先在他人的店里學習積累經驗。之后,懷揣著創業夢想的他回到老家金華。由于對市區情況不太熟悉,他的創業選址經歷了多次變動。起初,店鋪在人口密集的白龍橋鎮落地生根,隨后遷至五里亭,如今穩穩坐落于西關。一路走來,推拿店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店里共有5名按摩師,其中還有他的學弟學妹,在他的帶領下共同成長。
在專業技能提升上,黃佳俊從未停止腳步。他多次外出學習,參加著名的脊椎病因治療學和正骨推拿流派培訓班,還將運動康復拉伸技術融入推拿手法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治療風格。同時,他非常注重與同行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行業內的經驗分享,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此外,黃佳俊還積極回饋社會,曾為幾十名專科畢業生和技師提供實習、就業機會,幫助他們掌握技能、融入社會,展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據悉,為挖掘和扶持殘障青年中的創新人才,打造一支富有創造力和影響力的新生代力量,婺城區殘聯啟動“青年殘創先鋒計劃”,組建了“青殘創聯盟”,匯聚了一批像黃佳俊這樣的優秀殘疾青年創業者。通過構建“青殘聯創互助”網絡,婺城將青年殘疾創業者緊密相連,形成常態化互動體系,促進這一群體間的深度交流、情感交融、經驗共享、思想碰撞、協同進步與資源互補。
日前,在金華市2025年“殘疾人共富交流會”上,婺城區殘聯組織黃佳俊和店里的按摩師前往市區古子城,為周邊市民提供按摩服務。這兩年,黃佳俊多次參加此類交流會。這些活動不僅是殘疾人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有力證明,也讓社會看到了殘疾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當然,事業有起色以后,黃佳俊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足球夢想。如今,黃佳俊在遼寧省盲人足球隊踢球,有比賽時,他便離開金華,前往遼寧進行集訓。對于未來,黃佳俊滿懷憧憬,持續創造著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在逐夢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記者 王靜姝)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