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
推進民政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訪婺城區民政局局長唐振華
黨的十七大把民生問題列為黨執政興國、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2009年婺城區政府工作總體要求中又提到要緊扣“重發展、促民生、保穩定”工作主線,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而民政部門作為承擔民生工作的重要職能部門之一,又該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政工作呢?近日,記者采訪了婺城區民政局局長唐振華。
記者:2009年將是婺城建區以來形勢最嚴峻、任務最艱巨的一年,婺城民政事業又將遇到哪些困難呢?
唐振華:當前,中央特別強調要抓好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改革發展成果讓人民群眾共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保障群眾基本生活權益備受社會關注。而從去年開始,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或多或少地產生了影響。在這種形勢下,民政工作面臨著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人民群眾的期待、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區民政工作也面臨一些困難,比如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不夠完善,經費投入不足,救助面小,民政網絡化、信息化、規范化建設滯后;基層民政隊伍力量薄弱,年齡老化,思想觀念不新,思路不開闊,為群眾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不夠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政工作向全面縱深發展。
記者:近期我區正在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您認為民政局該如何把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貫穿于全年工作當中?
唐振華:民政工作的內涵不斷拓展、業務不斷增加,我們要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這一主題,增強改革創新意識,強化責任觀念,進一步轉變服務方式、更新服務態度、提升服務質量。要根據民政工作發展變化的規律,不斷探索新體制、新思路和新辦法,堅決破除妨礙民政事業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推動民政事業新發展。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幫困意識、大局意識,主動了解群眾的意愿和疾苦,不斷探索和完善為民服務、為民解困的新途徑、新辦法,發揮民政部門在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中的作用。同時,實施救助時,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要讓弱勢群體和困難群眾感到有尊嚴。我相信,全體民政工作人員在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上徹底轉變了,婺城民政事業能更加健康快速發展。記者:都說做民政工作就是為社會、為百姓服務,那我們該如何做好服務,讓群眾滿意呢?
唐振華:我們將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民政工作核心理念,著力在“便民、惠民、利民”上下功夫,做足做好“為民服務”這篇大文章。2009年,我們還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社會新格局、時代新要求、人民新期待,進一步解放思想,從思想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三方面入手,進一步強化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本領,提升服務水平。要實實在在地落實為民舉措,努力消除民政事業發展道路上的障礙,千方百計破解困擾民政工作發展的難題,發揮民政工作在改善民生中的基礎性作用,把解決問題的重心放在困難群體、優撫對象、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上,重點解決民政對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記者:2009年我區民政方面具體將辦好哪些實事呢?
唐振華:民政作為主管社會救助、社會事務的政府職能部門,業務涉及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基層政權、優撫安置、民政社團、老齡、移民后期扶持等等,今年我們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重點將做好抓好七項重點工作及項目,重點工作和項目預計共需投入資金1400余萬元,主要包括擴建羅埠敬老院200個床位;結合優撫對象住房救助工作解決農村困難戶危房改造210戶以上;加強避災工程建設,在4個敬老院建立避災點;完成35個農村星光老年之家建設項目;完成36個村農村社區建設任務,爭取10個以上村達到市級示范農村社區標準;開展居家養老工作,穩定工作人員隊伍,探索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建立社會救助工作信息平臺等。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