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家住城中街道勝利街金鑫小區的居民看到自家樓下新裝的充電插座,都不由得要感慨一句:“我們再也不用拉著蜘蛛網一樣的電線為電瓶車充電了,社區為我們辦了件大實事。”
金鑫小區原是開放型小區,城中街道四牌樓社區為方便管理,將開放的匯鑫10幢、匯鑫11幢、金婺樓封閉,于2003年8月建立起金鑫小區。該小區無物業管理,由居民自治管理。由于金鑫小區內房屋建造于九十年代,無附房及車庫,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電動車已相當普及,這就給小區住戶帶來了不便。為了方便充電,許多住戶不得不私拉電線,將充電插座從三樓、四樓,甚至七樓陽臺拋下。
四牌樓社區黨委以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社區黨員干部的主觀能動性,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以“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的“四個百家”形式,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考慮到常年裸露在外的電線經過日曬雨淋極易造成電線老化、漏電,存在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更為嚴重的是,如若小孩不慎觸摸到未切斷電源的插座,后果將不堪設想。社區馬上聯系了婺城供電局。12月12日,婺城供電局安排技術工人為該小區的24戶住戶安裝了充電插座,消除了安全隱患。
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以來,四牌樓社區以“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為載體,充分調動黨員干部的積極性,用學習實踐活動成果檢驗干部黨員的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該社區先后投入16萬元,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增設環衛設施、補種綠化、修補基礎設施、制作社區文化長廊、搬遷辦公樓等5項實事。不僅如此,該社區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還自我加壓,通過走訪調研,將更換金鑫小區南邊破損鐵門、增設健身器材、為金鑫小區部分單元樓安裝充電插座等3件社區居民關心的問題列入今年的為民辦實事計劃,并投入2萬余元對上述項目進行改造。目前,這8件為民實事項目均已完成,并得到了居民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