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感恩的心為社區居民服務
———記小花園社區熱心退休老人忠守斌
今年71歲的忠守斌,1958年從遼寧下放來到金華,原是浙江省工業設備安裝公司第5分公司的黨委副書記兼金華工區總支書記。1998年退休后,又投入到社區工作,一做就是十來年。搞值班,創衛巡邏,還自愿做起了宣傳工作,為社區出黑板報,他是一位懷著感恩之心,時時都以黨員身份勉勵自己的優秀黨員,婺城區志愿者。
忠守斌來自北方,雖說在金華生活了50多年,早已在八婺大地上扎下了根,口音中卻還帶著明顯的東北味兒。聲音洪亮,談起話來思路清晰。能感覺到當年做領導時的風采。他隨身還帶著一本筆記本,待熟絡了些,他便熱情地給我翻看平時的摘記,隨筆。他的確如社區的工作人員所描述,是一個非常和善的人。
“我1954年參加工作,1956年便入了黨,當時只有18歲,太年輕,總擔心自己做不好,轉眼53年過去了,退休都11年了,但無論何時,我都是以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采訪過程中,忠守斌總是提起自己黨員的身份。這位過去是教育人的老領導,退休后便投入到社區工作,成了小花園社區老齡委秘書長,去年被選為社區黨委委員、紀委委員。現在又做起了值班、創衛巡邏和社區宣傳等工作。社區的工作人員都親切地稱他忠師傅。說起忠師傅的志愿者工作,還要從2003年的茶花節談起。那年的茶花節上要組織黑板報比賽,小花園社區邀請他參加,結果他得了一個三等獎,之后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開始時是幫著社區編寫黑板報,他自己覺得很愉快,也沒有負擔。忠師傅說,2009年的黑板報,共出了24期,每月2期,內容一是來自相關報刊雜志,二是平日的積累。家人對他很支持,女兒為他訂了《家庭醫生》雜志,方便宣傳工作。他自己則結合社區領導的意圖,根據黨的方針政策來編排。比如現在,黑板的內容一個是廉政建設,一個是經濟目標,還有一個是祥和春節的版塊。這一年來,主要是突出社區開展的公益活動。社區工作人員也為他提供資料。
“我看報,讀到好的,如廉政建設,誰誰講的,我看到了就把它記下來,計劃生育,我也把它剪下來。還有一些在廣場的宣傳活動,我看到了,衛生宣傳呀,健康宣傳呀,覺得好呀,就要一份稿子,還有呢,聽保健課,收集一些資料,還有像大藥店,有一些報紙好的,我也收集,用到相關內容的時候,一翻就出來了。”
對于忠師傅的工作,也存在著一些說風涼話的人。“你還逞威風呀,退休了就退休了,之前在企業里當領導,現在退休了還想當領導呀?”說起這些,忠師傅也顯得很無奈。他搖搖頭說:“我來社區,心情愉快,對身體好,打掃衛生,也是鍛煉身體。我還在老年大學學習書法和山水畫呢。”忠師傅除了出黑板報之外,還有一項工作———社區巡邏隊。他從事這份工作已有七八年了。整個巡邏隊是退休人員組成的,主要是60歲、70歲以上的人員。該隊共三十多個人,分八組,每組4人。“我們的工作主要是勸導,如門前三包,建筑垃圾,牛皮癬等。”忠師傅解釋到。說起牛皮癬,忠師傅的聲音就提高了:“牛皮癬,清理的可惡心了,辦證,通水道,搬家呀,有的是糊紙,有的是向上蓋印的。”忠師傅的4人小組,每人每天拿著掃把、畚箕,鉗子,見到臟垃圾,一路撿著。他還在社區的黑板上寫起了《從374只香煙頭談起》等宣傳稿子,宣傳創衛工作。
“周圍同事也挺好的,反正我碰到的都挺好的,之前工作單位的同事、領導,后來是退休以后社區里的領導,都對我挺好的,正是他們對我好,也鼓起了我對工作的熱情,踏踏實實地把工作做好。”看的出來,忠師傅是個心存感恩的人。“社區就像一個和諧大家庭,到社區心里很舒服。社區搞好了,婺城區也搞好了,那么整個金華市區也好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