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支部“搬”進城 基層商會建黨委
日前,婺城區嶺邊村身懷六甲的婦女蘇巧華來到婺城區城鄉黨員互助中心,遞交了辦理一孩生殖健康服務證的資料,過幾天就可以領證了。“好在鄉村黨支部‘搬’到了城里,不然我還要跑回村里去辦。費錢費時不說,60公里山路,我真吃不消。”蘇巧華說。
婺城區有塔石、沙畈、莘畈、嶺上、箬陽5個山區鄉,離城區都有五六十公里,這些年有500多名黨員離開大山,進城務工。鄉村黨組織“管到看不到”,社區黨組織“看到管不到”,使這些黨員常常脫離組織生活。在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去年7月,婺城區專門在市區成立城鄉黨員互助服務中心,把進城務工的農村黨員組織到臨時黨支部中,建立起農村、城區雙重管理制度。
“進城務工的農村黨員,村黨組織開展活動,他沒時間回去;社區開展活動,他們又進不了。怎么辦?再比如婺城中小企業面廣量大,如何實現這些小企業的黨組織覆蓋?黨組織設置就是要按照黨的建設科學化要求,主動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婺城區在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中,積極探索基層黨組織設置新模式:把鄉村黨支部“搬”進城,基層商會里建黨委,把黨支部建到產業鏈上……這些新舉措有效擴大了黨組織的覆蓋面,服務于黨員群眾,服務于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
針對中小企業多而散、變化快、黨組織覆蓋難的問題,婺城區積極發揮區域性商會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在鄉鎮(街道、開發區)商會建立黨組織,擴大會員企業數,有效實現了非公企業黨建從傳統的單位化覆蓋到依托區域性商會的社會化覆蓋轉變,極大提升了黨建工作效率。截至目前,全區已建基層商會黨組織共覆蓋到會員企業535家,有效擴大了黨組織在非公企業的覆蓋面。
婺城區還將黨支部活動與基層黨員生產、生活緊密結合,以“支部+專業合作組織”的模式,大力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黨建工作,形成“疊加效應”。“從支部建在行政村上到支部建在產業鏈上,使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從農村生活領域向農業生產領域延伸,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婺城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負責人說。
另外,婺城還開創性地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股民黨支部等一系列特色黨支部,有效擴大了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