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起直追正當時
———寫在婺城區工業經濟的春天到來之際
時序進入公元2008年,婺城區工業經濟社會發展的航船正按照區委、區政府確定的航向全速前進。
誰也沒有料到,2008年下半年起,一場源自美國、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波及中國,這對于正在發展崛起中的婺城工業,無疑是一次災難性的沖擊,70%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出現危機,外貿出口全線下降……
面對危機,是現實挑戰也是歷史機遇。婺城區委、區政府能否站在新的制高點上,把握航向,引領婺城人民開創正確的航線,駛向更加輝煌的彼岸? “善弈者謀勢”。早在2006年,婺城區委、區政府就提出了實施“工業立區”戰略,立足做強做大浙中城市群核心城區的實情,全面謀劃婺城工業科學發展,號召全區人民合力興工,推動婺城從農業大區向工業大區轉變,努力建設現代化的經濟強區。
實踐證明,“工業立區”戰略符合婺城區發展區情,符合婺城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在新一屆婺城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婺城工業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進一步凸現,首位意識進一步體現,全面夯實了婺城崛起爭先、繁榮發展的經濟基礎。2009年,婺城區工業總產值達到224.6億元,比2001年的50.2億元增長了四倍。
今年新春,婺城區再次掀起了工業經濟發展的高潮,全區工業經濟調研活動動員會召開不久,區委五屆十次全會就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而在此之前,區委書記陳陸一、區長祝倫根帶領各涉工涉企部門,各園區、鄉鎮的主要負責人先后到義烏、永康、縉云、武義等地考察調研。隨即,一場“千名干部進企業,千方百計解難題”合力興工的活動在全區范圍內深入開展,全區各級各部門和單位深入企業、深入基層、創新務實、誠心解難,譜寫著一曲曲婺城工業發展的動人樂章。
“V”型增長 夯實工業經濟基礎
新春伊始,婺城工業生產戰線喜訊連連:虎鷹水泥前兩個月已實現利潤78萬元,并準備投資80萬元對粉塵設施進行技改;萊恩(中國)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僅國內6家知名整車企業的配套訂單就達7萬臺,銷售收入可達7億元;浙江遠大鋁業有限公司正準備上馬破碎鋁重新提煉技術,技術上馬后每天的產值將達170萬元……幾家億元以上企業的良好開局,昭示著婺城區工業經濟正逐步走出金融危機陰影,實現深“V”反彈,向新一輪更好的局勢發展。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促進充分就業、增加社會財富的核心支撐,也是提升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其他產業的基礎。“工業立區”正逐漸成為婺城上下的共識,成為婺城崛起的關鍵。去年以來,我區通過拓空間、育產業、強招商、優服務,工業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通過抓政策、抓轉型、抓機遇、抓招商,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為企業分憂解難,培育了一批優勢項目,拓寬了園區發展平臺,婺城工業整個呈現企穩回升的好跡象,各地前來投資的客商排起了長隊,六個鄉鎮工業功能區勢頭強勁。去年,婺城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增長的關鍵也在工業,正是工業經濟實現了“V”型增長,才保持了全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婺城區仍處于工業化初期加速向中期推進的關鍵階段,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推進工業發展仍然是經濟發展的主題,是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面臨的首要任務。”4月9日,在全區工業經濟大會上,區委書記陳陸一全面闡述婺城工業發展現狀,再次發出全民創業、合力興工的號召。這一號召,如一聲春雷,激蕩起全區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數字面前 差距一目了然
今年一季度,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51.24億元,同比增長37.35%,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28.47億元,同比增長28.8%;1-2月,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稅5351萬元,同比增長257.7%,增幅全市第一;1-3月完成限額以上工業投資2.45億元,同比增長50.3%;1-2月完成外貿出口8468萬美元,增長25.4%;1-3月合同利用外資816.5萬美元,同比增長108.5%。
縱向看,對于剛擺脫危機的婺城工業經濟來說,面對這一串數字,婺城人沒有理由不興奮。但在對周邊縣市的工業發展情況作了考察調研后,婺城區領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觸動和壓力:超億元企業,武義有56家,縉云有48家,而婺城僅有25家;規模以上企業平均產值只有4090萬元,比全市平均產值低1136萬元;2009年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僅126億元,不到永康的四分之一;義烏北苑街道工業總產值超過了白龍橋鎮和湯溪鎮的總和……一系列的數字,一系列的對比,在考察團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也引發了大家的深思。
婺城工業基礎較弱,經濟總量小,增長不夠快,企業檔次也不夠高,加快工業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的壓力很大、任務很重。正是工業經濟上存在的這些問題,拉大了婺城區與周邊縣市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經過金融危機洗禮后的婺城工業,已經到了加快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而婺城從上到下,加快工業發展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加快工業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都得到進一步增強。要求加快工業發展步伐,實現富民強區的呼聲也日益強烈。
工業立區 定位決定方向
工業不強,反哺農業、培育三產、統籌城鄉、改善民生和維護穩定等其他工作就都成為一句空話。2006年,婺城定下了“工業立區”的主戰略,“工業立區”不僅在全區上下迅速形成了廣泛共識,加快工業發展,從此成為婺城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
整個婺城都被激活了,伴之而來的,是熱火朝天的園區建設和如火如荼的招商熱潮。經過幾年的拓展開發,婺城的工業經濟結出了累累碩果。到2009年,婺城新城區工業總產值超過百億大關,金西黃土丘陵成為新興的投資熱土,吸引一撥又一撥的企業前來投資興業。而6大鄉鎮工業功能區,作為工業園區的補充和鄉鎮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正全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招商引資理念,成為婺城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經過四年的推進和發展,全區上下對“工業立區”戰略的認識逐步統一,合力興工的氛圍不斷濃厚,工業經濟得到了持續較快地增長,工業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據統計,近四年來,全區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40%左右。婺城的經濟發展能達到今天的水平,婺城的各項事業有今天的成就,是一切圍繞工業、服務工業、服從工業的結果。在今后的發展中,婺城更須深刻認識工業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樹立工業發展首位意識,堅定不移地繼續實施“工業立區”戰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業發展,著力提升我區的綜合競爭力,夯實婺城崛起爭先、繁榮發展的經濟基礎。
挖掘優勢 提升發展環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婺城區來說,實現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這個“利器”,既有我們特有的土地資源、交通區位兩大硬優勢,也有我們優惠的政策和優質服務的“軟”環境。我區最大的優勢是黃土丘陵資源豐富,集中連片可開發利用的黃土丘陵有6.5萬畝,其中適宜非農開發的有3.8萬畝。金西的黃土丘陵綜合開發項目已列入省重點,一、二、三期開發面積達1.2萬畝。同時,我區正在積極包裝申報省級產業集聚新平臺項目,金蘭產業大平臺一旦獲批,將形成100平方公里以上的產業集聚區,工業發展用地問題將有很大緩解。同時,金華已正式加入長三角城市群,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對婺城的輻射帶動將進一步增強。杭金衢高速在我區產業集聚區附近有3個出口,特別是虹戴公路通車后,金西地區區位優勢已經凸顯出來,吸引了大批投資者。
不僅如此,婺城作為中心城市核心區,坐擁主城區完善的城市配套,共享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十佳宜居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優秀旅游城市品牌資源。良好的商務、人居、生態環境已成為婺城吸引投資的重要因素。
在這種優勢和機遇下,為實現工業立區、工業富民,實現工業跨越式發展,走新型工業化之路,婺城區還強化“我為工業服務、我為企業服務”的意識,號召各部門、單位為工業企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誠信的服務,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發展空間環境、政策環境和服務環境。今年3月,全區工業經濟調研活動動員大會剛剛結束,區委書記陳陸一就利用雙休日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區委副書記、區長祝倫根深入企業召開難題交辦會,現場為企業解難題。全區四套班子領導也紛紛深入企業訪企情、解難題、抓服務,確保企業順利開工投產。不論是在園區還是鄉鎮,從辦證、環評、入園,政府都為企業做好“一條龍服務”,并盡量幫助企業解決用地、貸款、用工等問題,讓企業感受到、享受到在婺城發展的良好的服務質量。
放眼未來 從更高起點起步
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婺城工業經濟正站在一個新的制高點,謀求新的更好的發展。在取得成績的基礎上,放眼未來,婺城深刻地認識到,除了保增長,還要調結構、促穩定。在當前良好的發展勢頭前,區領導清醒地意識到,既要認清差距,切實增強發展工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也要看到了自身的優勢,切實增強發展經濟的信心和決心。
當前婺城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明顯,主要經濟指標觸底反彈。隨著浙中城市群的加快發展,金衢麗高速公路沿線產業帶的開發實施,婺城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下一階段婺城發展工業經濟,將著重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擴量提質為重點,以產業集聚發展為方向,以科技進步和自我創新為支撐,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優化工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快工業增長方向轉變,提高工業綜合競爭力。根據這些要求,陳陸一提出了正確把握做大工業總量與促進轉型提質、培育產業集群與推動園區建設、突出扶優扶強與壯大中小企業三個關系,給下一步發展工業經濟定下了一個符合區情的基調。
2010年初,婺城區堅持把調結構作為今年工作的主攻方向,既立足婺城實際,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又注重量的擴張,優選投資項目,培育優勢主體,發展中心企業,做大經濟總量,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夯實基礎。婺城將把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戰略重點,更加注重企業的自主創新,更加注重龍頭企業的扶優扶強,更加注重主導產業的做大做強,更加注重產業鏈的形成延伸,在改造傳統產業中增量提質,在發展新興產業中培育優勢,在強化招商選資中增強后勁,做到在增長中加快轉型,在轉型中推動發展。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在這充滿挑戰又孕育希望的季節里,區領導的暖春征程,為企業送去了真情和關愛,為企業家鼓足了信心和干勁,為婺城工業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千名干部進企業,千方百計解難題”服務活動,讓企業看到了黨委、政府真心扶工、全力幫扶的誠意,激發了企業做強做大的豪情壯志。區委全會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讓企業家們感受到了社會責任和義務,激揚起企業勇于擔責、敢于應對挑戰的勇氣和決心。讓我們帶著堅毅、智慧與勇氣上路,去追逐更美的風景、繪就更美的圖畫,一個經濟實力強大、城市功能完備、創新能力活躍、城鄉繁榮發展的現代化核心城區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