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美化 農業優化
昨天,記者在白龍橋鎮了解到,該鎮今年要創建區級綠化示范村的10個村都基本完成了綠化種植。天姆山村黨支部書記陳建剛告訴記者,他們村已經是市級文化示范村,村里的文化生活紅火了,環境美化工作也要跟上,今年要創建區級綠化示范村,明年還要繼續創建市級綠化示范村。據了解,全鎮各村已累計投入村莊綠化資金200多萬元。
鎮黨委書記吳見孫告訴記者,白龍橋是婺城區的大鎮,工業經濟走在前面,集鎮建設、農業發展等各方面都不應該落后,鎮里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加大力度不斷改善農村環境,推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去年,白龍橋鎮實現農業產值3.1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20元,同比增長8%;今年要力爭實現農業產值增長4%,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5%。
在西園村有180畝臺灣果蔗基地,這是去年白龍橋新增的6個農業產業化基地之一,鎮全年引進推廣農業新成果,并建立示范試驗區等,總面積達1200多畝。白龍橋鎮分管農業工作的負責人支序奎說,白龍橋是傳統的農業大鎮,鎮里要利用好現有的基礎,做好服務,打造特色農業基地,培育出農業品牌。鎮里積極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全鎮已建立涉及糧食、農機、種養殖業、化肥種子供應等門類的專業合作社94家。去年組織農民參加技術培訓15次,1200多人受益。龍蟠村的奶牛養殖大戶徐躍養了130多頭奶牛,每年有二三十萬元的純收入,他告訴記者,養殖戶最需要的就是技術指導,效益的取得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和幫助。
在推進農業生態建設中,白龍橋鎮還注重綠化美化與興林富民的有機結合,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實施高效生態生產項目,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全鎮花卉苗木種植面積3000畝,年產值1600萬元,苗木種植收入已成為許多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支序奎說,今年還要繼續深化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實施養殖富民工程和蔬果、苗木增收工程,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帶,推進規�;a、信息化經營,促進農業增產、增收,形成鎮有重點、村有主業的農業產業化新格局。
據了解,在統籌城鄉發展過程中,白龍橋鎮還統籌推進城鄉路網、供水、電力、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去年,投資890萬元完成集鎮改水工程,集鎮及周邊村5萬余人口受益;投資283萬元,完成3個村飲用水改造,至此全鎮52個行政村的飲用水改造全面完成,總受益人口4.7萬人;投資1255.5萬元,實施村莊整治12個村,惠及人口1.4萬人;投資764萬元,實施生活污水處理工程12個村,受益人口1.3萬人;投資43.76萬元,完成了2條聯網公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