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殘有志為民謀
——記首屆“越爾杯”殘疾人勵志獎獲得者葉兆寅
在婺城區(qū),只要一提到舊村改造,白龍橋鎮(zhèn)葉店村絕對是全區(qū)的典型。2006年葉店村就開始了舊村改造,現在不僅已完成改造工程量的85%,而且村里還騰出可利用土地6000多平方米,村集體經濟增加了1300多萬元,改造實現了“零信訪”。村民們都說,日子越過越好,要感謝他們的村黨支部書記——葉兆寅。
曾經當過兵、開過車、做過企業(yè)老板的葉兆寅,不論在哪,都是個愛崗敬業(yè)、頗具人格魅力的人。可有誰會想到,擔任村支書12年來,葉兆寅因為雙側股骨頭壞死,做過三次股骨頭置換手術。“身體殘疾并不可怕,怕的是沒有了生活的信心和目標。”葉兆寅說,只要肩上挑起了擔子,他就會全心全意把村里的事情做好,讓村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1993年,葉兆寅從運輸公司回到葉店村辦起了印鐵制罐廠。平日里,他對村里的建設就十分關心,經常提些新農村建設的建議和意見。隨著白龍橋鎮(zhèn)域經濟的發(fā)展,葉店村集鎮(zhèn)地理環(huán)境的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村里該如何發(fā)展被提上了議事日程。1999年,葉兆寅得到了大家的信任,高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一上任,他就把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多方籌集資金,將原先公路邊破舊的倉庫改建成玉山大樓、葉店大樓,引來眾多商家入住,一舉甩掉了負債的大包袱,并籌集資金300多萬元在繁華地段修建店鋪、商品房,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村民福利也日益提高。
可是正當他要大展拳腳之時,2000年,葉兆寅的腿部突然疼痛難忍,經醫(yī)生確認,系雙側股骨頭壞死,必須進行手術。那年剛好又碰到了濱江小區(qū)征地問題,葉兆寅一出院,就把27名村民組長一一叫到家中,在床邊開會,商量征地事宜。丈量土地、清表期間,他更是拄著拐杖到現場指導,做村民思想工作。
在葉兆寅的領導下,村兩委的日常工作也實現了規(guī)范化、制度化,制定各種規(guī)章制度,明確辦事程序,村兩委干部按時上下班,按月發(fā)放工資,兩委成員不得承包村上任何工程,不得賺取村上一分一毫。“真正要為村里辦事情,村兩委的工作就必須規(guī)范化,至少村民有事情能有地方找到我們。”葉兆寅說。
多年來,葉兆寅對于村上的事情總是親力親為。2003年,已經無暇顧及生意的葉兆寅,把每年能有50多萬元收入的廠房、設備租給了他人,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了葉店的新農村建設。他經常和村兩委成員走村串戶,了解村民需求。當了解到大多數村民表示“現在生活富裕了,錢不缺了,但是環(huán)境衛(wèi)生差、街上無綠色、生活空間太小”時,2005年葉兆寅大膽決定,實施舊村改造,重塑葉店村。
一年多的時間,葉兆寅通過各種形式反復講解和宣傳舊村改造的目的、意義和目標要求。他又帶著全村黨員、村民代表、村中老人外出考察,學習舊村改造的經驗,尋找舊村改造的感受和動力,并分別召開村兩委會、村民代表大會、黨員大會和戶主會,全村98%的村民表示支持舊村改造。在經過各種會議50余次,六易其稿后,《葉店村舊村改造實施細則》出臺了,并在2006年6月召開的村民代表大會上一致通過。
群眾基礎扎實了,說干就干。葉兆寅親自參與改造的規(guī)劃和實施,雖然改造也遇到了不少阻礙,但葉兆寅始終堅信,改造利村利民。去年,村民葉金山在長安街上開起了3間店面,他告訴記者,如果能早點聽葉兆寅的話,使長安街早通車,他的生意肯定會更好。現在一看到葉兆寅,葉金山遠遠地就開始打招呼了。
為了葉店村的建設,葉兆寅盡心竭力,每次手術一做完,他就早早回到工作崗位,生病了他也只是在附近的衛(wèi)生院里一邊掛瓶一邊處理事務。在他的領導和影響下,村兩委成員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葉店的舊村改造工作進展十分順利。“葉店能有今天的成績,我感到非常欣慰。”葉兆寅說。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葉兆寅把他每個月的工資都用在了資助貧困學生、支持新農村建設、贊助農村學校建設等方面。葉兆寅也當之不愧地成為省級優(yōu)秀共產黨員、市級勞動模范、婺城區(qū)第六、七屆人大代表,首屆“越爾杯”殘疾人勵志獎獲得者。“我要把全部的熱情都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去。”葉兆寅十分肯定地告訴記者。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