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像花兒一樣綻放
——記城西街道鳳翔社區(qū)好鄰居許紀雁
提起許紀雁,社區(qū)居民就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打拳、舞劍、唱歌、跳操樣樣都會。更難得的是,她非常熱心,不僅會教居民唱歌、跳舞,教家長們?nèi)绾闻囵B(yǎng)孩子,還經(jīng)常幫助居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城西街道文藝活動上經(jīng)常表演的快板:“有位老人手腳不方便,許姐幫做家務一遍便。陪散步、幫洗頭、溫暖送到心理頭。”夸的就是她。
許紀雁1962年從金華師范畢業(yè)后就一直從事教育工作,直到1998年退休。她當過語文老師、數(shù)學老師、音樂老師,還當過班主任、校長,能寫會唱,對教育事業(yè)也有著充足的經(jīng)驗。所以,當社區(qū)成立科普大學之際,老書記陳燕琴第一時間就請她去給學員們上課。而許紀雁總是不遺余力地把課備好,目的、內(nèi)容、步驟、提問、課后練習,一項項都講得很清晰、很全面,深受大家喜歡,大家也就漸漸認識了許紀雁這個“老師”。所以,當婺城全區(qū)大力發(fā)展群眾文化,各社區(qū)相繼成立文體隊時,人們又想到了許紀雁。從此,許紀雁又成了居民們的音樂老師,每周三下午都在社區(qū)活動室內(nèi)教居民唱歌。從《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到《老年幸福樂開花》,幾年來,許紀雁已經(jīng)教給居民百余首歌曲,學生也遍布了整個社區(qū)。
社區(qū)主任朱晶晶說,平日里,許老師還常常放棄休息,手把手地教社區(qū)居民打腰鼓,跳健身操等。而且許老師畢竟是從教37年的老教師,做事總是很有方法。由于居民接受能力有快慢,她就先培訓好骨干,再讓骨干去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員,讓她們盡快掌握節(jié)奏、動作,使她們共同提高。在許紀雁的帶動下,社區(qū)的文體隊伍逐漸壯大,還獲得了不少獎項,如婺城區(qū)首屆排舞比賽三等獎,回春醫(yī)療保健操大賽二等獎等。2006年,鳳翔社區(qū)開展了黨員“互助鏈”活動,身為黨員的許紀雁與鄰居方美英形成結(jié)對。此后,每逢空閑時間,許紀雁都會扶著行動不便的方美英到室外散心、聊天。“多虧了她的陪伴和照顧,我才開心起來。”方美英說,許紀雁真是個熱心人,雖然自己年齡也大了,卻經(jīng)常主動幫助她做家務,每次有事情叫她幫忙,她都從不推托。每次方美英勸許紀雁要注意休息時,許紀雁就說:“大家在一起就是緣分,我很珍惜這種緣分,只要身體過得去,就讓我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吧!”
常常有人問許紀雁:“你做這些事情不僅沒有報酬,還要自己貼錢,為何還要這么認真?”而每次許紀雁都會回答:“沒有報酬,但有回報啊!”許紀雁說,退休之前,社區(qū)里的人她也都不大認識,就是通過科普大學、文體隊和社區(qū)組織的其他活動,她才認識了很多鄰居、很多朋友,可以一起聊聊天、話話家常,可以獲得他們的尊敬和理解,這些都讓她很開心。“這就是社會給我的回報。”說起這些,許紀雁就很自豪。也常常有人問許紀雁:“退休之后會不會感到失落?”每次,許紀雁總是興奮地回答:“你看我的生活這么充實,豈會失落?”許紀雁說,她一直都深信生活就像水面,你怎么對待它,它就怎么對待你。你對它投入熱情,你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那么,對應的,它也會給你快樂,給你朋友。“而這正是我的幸福源泉。”許紀雁說,每當她想著身邊圍繞著這么多的學生、朋友,想著有這么多人記著她,關心著她,她就覺得自己的生活幸福地像花兒綻放一樣,常開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