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壇
領導干部如何讀書
為提高領導干部的知識水平與執政能力,很多地方都把讀書列入干部培訓的必備內容,干部讀書于是成為一種新的時代風氣。讀書無疑是美好的、有用的事情,但是干部在公務之余,應該如何讀書,讀什么書,也值得研究。
古今中外,凡成就事業的政治家、理論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藝術家等,很少有不重視讀書的。對領導干部來說,多讀書更是有著極為現實的意義,在很多時候,讀書甚至成為他們積累人生智慧、優化知識結構、增強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人們常常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不少人一生手不釋卷,破了何止萬卷,但是,在這樣一個空前的信息爆炸的社會,圖書泛濫,良莠不齊,誘惑眾多,如何選擇倒成了新問題。對領導干部來說,多讀經典沒有錯,但也應該關注新的書籍,關注與我們生存的新時代、新問題有著密切關聯的圖書。讀書有時是具體的工作需求,有時則完全是一種提升自我思維水平、甚至是修身養性的自覺需要。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情況,多一些讀書,少一些應酬,都將是一件利國利己的大好事。
依靠朋友薦書與領導薦書,都只是杯水車薪。讀書更需要更大范圍的旁搜遠紹,廣取博覽。對個人來說,讀書也許是一種私人化的興趣,如何閱讀,閱讀什么大抵隨心所欲,但是如果從工作的角度來看,如何讓廣大國家公務人員讀好書、好讀書,則是一門學問了,它甚至需要集中各省社會科學院、政策研究室、甚至高校與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與各級干部一起,共同探討、互相交流,以有效遴選書目,然后根據不同的工作崗位的需要,根據面對的具體問題的不同,來制定有針對性的閱讀計劃。
其實,倡導干部多讀書,也就是倡導干部多研究。如果從實際出發,讓各級干部都列出自己面對的現實問題,然后通過各種方式尋找書報雜志與網絡資訊,在讀書學習中獲得解決之道,或者廣征民意,這樣的學習讀書或許會更務實、更有現實價值。而這些調研與閱讀相關資料書籍,還可以通過博客與網絡論壇的方式予以公開,使公務人員的工作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社會問題,與社會各界形成公開而暢通的交流,那么它的積極影響將會更為深遠。
——資料來源: 2010年5月11日《人民日報》
人生思考
“珍惜自給自足的生活”
“我珍惜目前自給自足的生活,對金錢并沒有奢求,更談不上用不道德的手段獲利”。近日,一位牽扯進腐敗案的年輕人在自己的博客中這樣感慨。
是辯白,還是懺悔,不是這里要探討的話題,但那句“珍惜自給自足的生活”,著實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自給自足,本意是“依靠自己的生產,滿足自己的需要”。對于身在職場的人來說,就是“依靠自己的工作,供給自己的生活”,是一種自食其力、知足常樂的人生態度。
知足常樂,說的是節制無休止的欲望才能獲得身心愉快。這確是深刻的哲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靠不義之財構筑的奢華生活,談不上絲毫幸福和尊嚴;腳踏實地、簡單樸素的生活狀態,給人長久的恬淡和寧靜,比萬貫家財更加珍貴。
每個人都有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權利,但真正能夠躋身富豪行列者,終歸只是少數。尤其是對于普通工薪階層而言,一般很難有抽中彩票般的暴富機會。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態,使它們跟自己的收入相適應,在尋常生活中體驗幸福、創造快樂,是身心健康的保障。
然而總是有一些人,在追逐時尚、追慕奢華、追求享受的理念下,片面地以物質財富的多寡,作為判斷成功與否的標準,把“有錢”、“奢侈”當作炫耀的資本,甚至不惜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資源,利用非法的或不道德的手段,去尋租、去交換,生活墮落,最終深陷腐敗的泥潭。作為紀檢部門的工作人員,我常有機會接觸貪官的“懺悔錄”。“這些錢弄到手后,不但沒有幸福感,而且整天提心吊膽”,“如今,政治上身敗名裂,經濟上傾家蕩產,家庭上妻離子散,親情上眾叛親離,身心上牢獄之苦,可惜悔之已晚”,類似這樣的描述,常常充斥其間,令人心生無限感慨。
“十貪九色”,從查處的貪污腐化案件看,大多數貪官抵擋不住香車美女的誘惑。而那些攀附權貴、心甘情愿委身于貪腐分子的人,大多數也是貪戀虛榮、不愿自食其力的年輕女性。她們往往等不及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忍受不了身處蝸居的清苦,眼里盯著的是別人身上的華麗時裝、首飾珠寶和時常更換的高檔提包,心里想著的是如何攀龍附鳳,一步跨上從灰姑娘到白雪公主的快車道,為此不惜當情人、做二奶,徹底放棄依靠個人奮斗追求幸福的夢想。而最后的結果,要么是遭遇移情別戀的拋棄,要么是受到東窗事發的牽連,有的人甚至還招來殺身之禍。
在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里,在很多事物都以數字來衡量的環境中,在物質生活的水平尚不能達到“倉廩實而知禮節”的情況下,正確幸福觀的培育和養成,確實是一個重要而緊迫的問題。簡單的思想工作可能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多讓大家接觸身邊活生生的案例,也許有利于從中反思生活的價值,感悟幸福的真諦,懂得“珍惜自給自足的生活”。
——資料來源:2010年5月7日《人民日報》
好書推薦
《中國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戰略》
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定價32元
迅猛發展的經濟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打破了主權國家原本封閉的疆界,文化沖突和文化融合成為當代人類的雙向文化旋律,在這個文化場景中,國家、社會和個人在文化生存方面,都面臨著許多不安全的威脅。《中國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戰略》對此作了認真深入的分析,對于保持和維護文化安全具有啟發意義。
隨著文化建設的各項事業日益越來越頻繁地被提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議事日程,我國的國家文化安全問題也就越來越成為當前一個十分迫切地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大問題,因而,對文化安全的研究也就成為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研究課題。《中國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戰略》是研究文化安全的一部有分量的新著。
《幸福經濟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定價:49元
如果我們用貨幣符號衡量人類的幸福,北美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愉快的群體。也不盡然。盡管50多年來始終保持著經濟增長和物質消費,我們的幸福感和許多福利指標卻在下降。我們該如何重新定義經濟增長,并使之與影響生活質量的最重要因素保持一致呢?這些重要的因素包括:相互支持、有意義的工作、健康的環境以及精神方面的康樂。
作為經濟學家,馬克•安尼爾斯基建立了一種新的名為“真實財富”的實用經濟模型,用于測度那些真正決定福利的影響因素,并有助于重新定義發展。該模型已被用于世界上的許多社區、公司和國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世界大趨勢》
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定價:36元
世界未來趨勢大師約翰奈斯比特為渴望“洞燭機先”的讀者,架構清晰的思維模式,幫助你贏得整個世界。與其說世界是清晰、透明的,還不如說處于混沌、雜亂之中。我們更需要一種清醒的思維去辨清這個繁雜的世界。
如果我們的觀念、思維偏離了世界未來趨勢的走向,不論多么勞心勞力,一切努力都將事倍功半,毋庸說預測趨勢了。
本書更多的是在激蕩我們的思維,并幫助我們擺脫慣性的思維,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看透這個世界的工具——它是在“授人以漁”。響譽全球的未來趨勢大師約翰•奈斯比特將自己多年的趨勢觀察經驗悉心整理,總結出11條思維模式,并告訴人們如何將這11條思維模式用于分析判斷、預測未來趨勢。面對這個紛繁的世界,我們不僅需要看透世界,還需要掌握看透這個世界的方法。
薦稿熱線:區委宣傳部82306811(虛擬號659569) 郵箱:llxxc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