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呵護滿園花朵
——記第三屆“實中杯”春泥護花獎獲得者陳竹清

羅埠老年大學校長陳竹清一生勤儉樸素,退休后,他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樂于奉獻的精神,致力于關心下一代工作。十幾年來,他默默資助了一個又一個因家庭貧困輟學的孩子。如今,他幫助過的孩子一個個跨入了大學校門、成家立業,而76歲的陳老對青少年的關愛卻絲毫沒有改變,積極參與到各種獻愛心活動,并以“羅埠老年大學”為載體,動員組織各村老年協會會員,各顯其能,關心、帶動下一代的教育事業。今年,陳竹清獲得了第三屆“實中杯”春泥護花獎。
十幾年前,陳竹清每月的工資只有幾十元,還要養家。但他對困難家庭的孩子從未停止過資助。回想起那些日子,陳竹清欣慰地說:“我也是農村出來的,農村條件差,孩子們能讀點書不容易。所以我對孩子們讀書非常熱心!”也正是因為他對孩子們有著一顆慈父般的愛心,孩子們不論走到哪里總也忘不了曾經給過他們幫助的陳老。
羅根根是曾經受過陳竹清資助的孩子之一。當年羅根根只有14歲,父母意外雙亡,還在念初中的他面臨著失學的境遇。“父母去世后,家中正值豐收的幾畝糧地也無人收割,我沒有一點收入來源。”羅根根說。陳竹清知道后,除了在生活上關心、鼓勵他之外,還請來了交警隊的工作人員義務幫他打理莊稼,收割水稻,將賣糧所得的錢填補家用。在教育上,通過陳竹清的多方努力協調下,學校為羅根根免去了學雜費,直到他參加中考。幾年后,羅根根不負期望,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大學。陳老開心地說,現在羅根根已獲得了博士學位,目前在上海參加工作,還成了家,而且羅根根經常會打電話問候他。
幾年前,嶺上鄉的程樹銀,出了車禍睡在床上一年多時間不能動彈,陳竹清又拿出了一萬元錢,支持他的兩個孩子繼續讀書。多年來,陳竹清始終熱心下一代工作,不顧年老多病,到處奔走,他個人用于關心下一代的各項捐資已達數萬元之多。
“我們不僅要教育下一代成才,更要教育下一代如何做人。”陳竹清告訴記者,他一直都在思考和摸索如何進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陳竹清經常在抗戰勝利60周年、建黨80周年等重大紀念活動里,以老年大學為陣地,組織一批熱心教育事業的優秀退休教師組成宣講團,到全鎮中心小學宣講,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及理想、前途、艱苦奮斗的專題教育講座。他們先后在羅埠初中、羅埠鎮中心小學、蓮湖小學、水龍小學等地進行授教,參加學習的師生達3500多人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08年奧運會期間,在陳竹清的提議下,羅埠鎮關工委、鎮老年大學還邀請了金華市委講師團開展“百年奧運夢、體育強國路”的專題講座。老人們在活動結束后,再將體育的魅力、奧運的魅力、中國人的百年夢想和2008北京奧運展望等方面的知識傳授給在校學生。“我們老年人有義務、有責任傳承奧運精神,讓年輕人進一步沉淀和豐富愛國精神。”陳竹清對記者說。為了使老年大學的輔導報告講得形象生動,陳竹清平時博覽報刊書籍,在結束了白天老年大學的日常事務,晚上便在自家起草文稿。
據了解,老年大學的學員們還經常到該鎮的下鄭村、祝邊村、山下龔村、陳家村等地開展活動,充分發揮老年協會、老年活動中心、圖書閱覽室、科普教育培訓班的作用,引導青少年讀好書、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術,使青少年遠離好逸惡勞、貪圖享樂和賭博的惡習。陳竹清表示,關心培養教育下一代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都在做這項工作,在農村,他們這些退休老人們將以老年大學為中心,積極帶動各村老年協會參與到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