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路116號小區終于告別“黑樓道”
“今后晚上回家開門,再也不用拿手機當手電筒,照著鑰匙開門了。”“樓道燈亮起來了,晚上進出樓道安全多了,終于不用擔心摔得鼻青臉腫了。”……說到新裝起來的樓道燈給大家帶來的好處,住戶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了起來。樓院里新亮起來的樓道燈為居民的夜間出行提供了極大地便利,這是近段時間城北街道新建社區青年路116號住戶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
如今農村都在搞“亮化”工程,按理說,一個城市的居民住宅樓公用照明無論如何也不至于到黑燈瞎火的“窘境”吧,緣何到了現在才安裝公用照明設施。社區居民胡力和說:“青年路116號原先是金華市粉末冶金廠的職工住宅樓,由于小區沒有物管,住戶們平時疏于管理,再加上沒有及時地修繕維護,這里的樓道到了夜晚就患上“失明癥”,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十多年!币苍S在常人看來,安裝幾盞燈似乎信手拈來,殊不知,實際操作起來并非想象中的那樣簡單,需要牽涉到許多部門,又沒有牽頭人熱心此事,所以安裝樓道燈的事情就這樣耽擱下來。
“由于沒有樓道燈,住戶們不僅夜間出行不方便,另外還使這里成了小偷經常光顧的地方,自行車、電動車頻頻失竊,老人摔傷的事也常有發生,特鬧心!弊舴洞蟛嬖V記者,“現在燈裝起來了,多好!既安全又方便,出門再也不用打手電,感謝社區給我們辦了件大好事!
今年5月,住戶們把情況向社區反映,社區了解情況后,“決心對癥下藥,治愈這一頑疾”。為此立即牽頭召開居民代表座談會,廣泛征詢意見和建議,協商解決安裝事宜。社區工作人員經過細致的協調組織,取得了街道辦事處、供用電部門和社區居民的大力支持,一共裝上了近30盞感應式樓道燈。為了更好地維護管理,新建社區還在住戶中推選出樓道長,使責任落實到人。經過社區統籌協調,住戶通力配合,樓道燈終于亮起來了,青年路116號從此徹底告別“黑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