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顏色中,我最喜歡綠。
綠色,讓人有生機盎然的感覺。不喜歡萎靡的東西,比如枯黃,那代表著荒涼與墮落。
《詩經》中有“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瞻彼淇奧,綠竹青青”之類的詩句,空閑時,偶爾讀金庸的武俠小說,發現他的小說中有兩個女子也與綠有關。一位是程英,一位是任盈盈。綠竹是堅毅頑強、清秀淡雅。程英作為東邪門人,沒有大家閨秀的嬌氣,她是恬淡宜人。黃藥師的風骨讓她絕世獨立。在楊過和小龍女面前,她給的只是祝福。而盈盈,悠長的綠竹巷里,笑傲江湖的琴簫只為一個人奏響。
綠是迷人的,有一種超然的寧靜在里面。我初次被綠迷住,是因為一張畫。那時,附近住著一位美院的學生。有次,路過他家門口,看見他正在畫畫。畫中有絲瓜、南瓜、豆莢、庭院、小溪……畫的名字也很好聽,叫《綠色傾城》。我想,也許是綠融入了作者的一片記憶,在心里,在夢里,在綠綠的光線里。
朱自清的文字,讓我徹底被綠陶醉了。“南京的日光,大概沒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熱蓬蓬的,水像沸著一般,秦淮河的水卻盡是這樣冷冷地綠著。任你人影的憧憧,歌聲的擾擾,總像隔著一層薄薄的綠紗面冪似的;它盡是這樣靜靜的,冷冷的綠著。”在朱自清的眼中,溫柔飄香的綠水,仿佛六朝金粉所凝。明麗中不見雕琢,淡雅而不俗氣,令人緬懷。
后來讀張愛玲的文字,她說一個人穿雨衣,像一個綠色的藥瓶,你盡有蒼綠。你盡有蒼綠,給人一種涼意蝕骨的感覺。鄧麗君的《在水一方》,溫柔甜美,更讓人百聽不膩。“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綠草萋萋,白霧迷離,有位佳人,靠水而居……”。這綠,壓不住的好,有種驚人的朦朧。
我記憶中的綠是兒時在一排排梧桐樹下繞S型行走,炎熱的夏日,絲毫不覺得熱。看樹葉在風中搖曳,那感覺非常美妙。走在梧桐樹下,恍如隔世,似乎覺得即使地老了天也不會黃。剩下的只有綠。后來梧桐樹全被砍了,變成了寬闊的馬路。我也遠離了童年和曾經的往事。可是我記得那綠綠的梧桐樹。它們定格在我的童年里,充滿清新與涼爽。那是記憶中幸福的綠。
看《十面埋伏》,小妹穿一襲綠裙,像是穿著一個春天。陡然發現,綠色是頗為養眼的。我還喜歡綠色的旅行包,綠色的被套,綠色的玻璃臺板。那次去大連,看見星海廣場附近有幾個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在賣旅行包。那包,小巧玲瓏,白中帶綠,特別秀氣,十分歡喜。雖然旅行社已經發了包,但我還是忍不住又買了一只。
很喜歡竹林。一眼望去,碧綠碧綠的。面對綠,我可以是一個自由自在的女子。散漫著心,帶幾分閑適。陌上花開了,陌上花敗了。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了,誰還記得誰?可是,一定得記得這綠。這綠,有化不開的思緒,好象我一直在奔跑,永不停息。
我經常玩一些星座游戲。有時也看那些時尚雜志搞得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你最喜歡的顏色、寵物之類的。我總會填上綠色。然后按照所選選項積累的分數去看看喜歡綠色的人是怎樣的人,有著怎樣的性格。結果是:喜歡綠色的人待人禮貌,個性率直,基本不會掩飾內心的想法。喜歡綠色的人還很敏感,會深入思考,把問題分析得很透徹。他們不太喜歡運動,但酷愛美食。處事穩妥且堅強,決不感情用事,所以深受別人信賴……對照了一下,覺得有的有點道理,有的則非常離譜。所以不全信。
那次經過山東時,看到大片的玉米地。想起二十歲那年夏天,我們一群人也徜徉在一塊玉米地里有說有笑的。那樣的日子,再也不會回來了。但是,那一片綠,卻永遠地記在了我的心里,令人半疼,半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