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看病難,上醫院光排隊就得大半天。平常頭疼腦熱,一般就自己對付過去。但家住竹馬鄉郭店村的郭大爺說,有時小病也耽誤不得,去年他就碰上這事,幸虧有了金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金醫生,防住了他的病情。
去年開始,郭大爺總覺得累,他一直認為可能事情太多,休息一下就好。有一次,他在家干活時,出現了頭暈的癥狀。鄰居知道以后,馬上找來金醫生。通過免費測量血壓,郭大爺被查出患了高血壓。郭大爺說,現在,他已經按醫囑吃藥、注意休息了。他家離金店社區衛生服務站只有十分鐘路程,他沒事的時候就會上門去量個血壓,而且社區責任醫生也會定期上門給他監測血壓,提供保健咨詢。“好像我家的醫院一樣。”
金店社區衛生服務站,原為竹馬衛生院金店分院,成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針對當前群眾普遍反映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婺城區按照20分鐘可及的要求繼續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規劃,改造和擴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基層衛生服務站建設,完善規劃布局。2001年,金店社區衛生服務站根據I級站的建設標準進行了重新翻修,現有服務面積400平方米。主要服務對象為竹馬鄉李經堂、向家源、姜衙,白竹、郭店、李梅以及羅店鎮后溪河、西吳、玲瓏巖、建新等村的村民,總服務人口近萬人。村民口中的金醫生,名叫金祥躍,在金店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已有31年。要說對轄區村民的熟悉,金醫生不比“片警”差。竹馬鄉衛生院副院長嚴健洋稱金醫生是“活電腦”,附近村民的健康檔案,上至八十歲,下至三四歲,金醫生基本上都有數。
據了解,竹馬鄉衛生院主要為竹馬鄉16個村的1.08萬常住人口及羅店等地村民提供醫療服務。目前,竹馬鄉衛生院已投入使用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只有兩個,除金店社區衛生服務站外,去年4月,下張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下張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是要求規劃設置的Ⅰ級站,總面積200平方米,可以接受農村合作醫療報銷。它的投入使用為下張家、聯民、方下店3000多居民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嚴健洋告訴記者,去年開始建造的姜楊頭社區衛生服務站也已經通過驗收。該站以II級站標準建設,先期投入5萬,服務人口2000人左右。當地村民對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設立贊不絕口,都說政府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實事,以后測個血壓,看個感冒在家門口就可以了,不必到十幾里外的竹馬衛生院。
“目前,竹馬鄉最遠的李經堂村到最近的金店社區衛生服務站坐公交車要20分鐘。明年,我們要在李經堂村和向家源村之間建設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嚴健洋介紹,通過社區衛生服務建設,竹馬鄉將實現居民出行10至15分鐘即可到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免費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同時,竹馬衛生院全面開展了以三大類12項服務為內容的公共衛生項目,按照“六位一體”的要求,實現了上門、預約、隨訪服務與中心就診有效的對接。目前,竹馬鄉衛生院已建立居民健康檔案7306份,建檔率為72.1%,60歲以上老人建檔率為82%。兒童、孕產婦、老年人保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得到進一步規范,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進一步提高。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