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湯溪鎮以平安建設和維穩工作為主線,圍繞服務金西開發、新農村建設等重點工作,貫徹落實各項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各項工作成績顯著。今年上半年,該鎮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表彰為“2008-2009年度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在這榮譽的背后,湯溪普通居民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社會治安更好了。”
推進平安建設 樹立“大平安”概念
2007年開始實施東區塊萬畝黃土丘陵非農開發,涉及到湯溪等13個行政村的黃土丘陵征用,截止目前為止,已實質性征用4000畝,預征土地2000畝,沒有出現一起群體性事件和越級上訪事件,實現了和諧開發,平安征用。湯溪鎮鎮委副書記、政法書記石柏校坦言,土地的順利征用,啟動工業園區的建成,黃土丘陵的成功開發,其秘訣關鍵在于大平安觀念的樹立,在于確立“解放思想,干群和諧,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群眾受益”的開發建設指導思想。這既是湯溪平安建設的一個成果,更是平安建設的一個縮影。
2009年在城鄉公交一體化統籌工作中,湯溪鎮涉及到36輛中巴,300多名股東,由于車輛股東對政策理解有偏差,要求過高,多次到市政府反映有關問題,在工作組全面開展工作的基礎上,書記、鎮長先后10多次約見車主及股東,解釋政策,交流意見,通過多方努力,避免了集體上訪事件的發生。
石柏校認為,信訪問題反映的是群眾的情緒、意見、愿望和訴求,出現信訪問題不可怕,維護穩定絕不是回避矛盾,掩蓋問題,關鍵是要暢通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及時地發現問題,認真對待群眾的訴求,最大限度地解決矛盾糾紛,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中體現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鎮化解在基層處置在萌芽
湯溪鎮實施的糾紛調處長效管理機制,運行一年來已見實效。湯溪鎮全面推進鎮街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建設的有益探索引起多方關注。
前幾年因宅基地、山林承包、交通運輸等引發的矛盾糾紛不斷。面對這種狀況,湯溪鎮于去年3月份建立起一套糾紛調處長效管理機制。以司法所為依托,設立了民事糾紛調處中心;以派出所為依托,設立治安糾紛調處中心。同時在24個人口較多的中心村成立村級調處室,并聘請81名糾紛調處信息聯絡員。“化解社會矛盾是維穩建設基礎性和根本性的目標。在社會矛盾衍生后,要確保矛盾化解抓得早、抓得實、抓得到位。我們接下來就是強化隊伍人員組織建設,完善責任體系。寓化解矛盾于便民服務之中,要求每個人明確在維穩中的職責,形成部門聯動、協調性高、靈活性強的長效運行隊伍機制。力爭打造一支過硬的治安隊伍,優化社會治安的防控力量。”石柏校對記者說道。
據了解,針對平安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湯溪鎮在全鎮1000人以上的8個行政村建立了規范化綜治工作站,綜治工作站是鎮“綜治中心”職能在村級的延伸,在鎮“綜治中心”與村民之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既便于上情下達,又便于下情上達。綜治站工作人員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構筑起信息網絡,為及時防范和化解不穩定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初步實現了由信訪案件‘中轉站’向解決問題‘終點站’的轉變。同時減少了基層各部門‘踢皮球’的推諉現象,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規范了處理基層矛盾問題的流程,并實現了多方共贏。為使該網絡運行有效,湯溪鎮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如村級調處室每月22日向鎮綜治辦上報報表,列明已調處的,沒有調處的,原因是什么等等。這樣就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化解在基層,處置在萌芽”的糾紛調處目標。
企業管院內政府管院外
白天有人執法服務,晚上有人巡邏盤查,街面見警率高了,轄區發案率降了,下夜班的膽子壯了,投資經商的心定了。
寶利來紙業有限公司經理俞勇說:“湯溪就是溫室,企業就是鮮花,就像鮮花在溫室里茁壯成長一樣,我們的企業在金西這片熱土上將不斷發展壯大。”銀爾集團老總坦言,落戶金西,看中的是湯溪深厚的人文環境,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諧平安環境和良好的服務環境。有一位當地居民說,以前當地的社會治安秩序不是很好,但通過開展綜合整治、治安巡邏及民調工作后,這一現象得到了很好的改變,不論白天還是黑夜外出都很有安全感。
為了給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政府提出“企業管好院墻內,院墻外黨委政府管”的工作思路,對到湯溪區域投資的企業,指定聯系企業的負責人幫助企業協調村企關系,對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及時了解并予以解決。同時,湯溪鎮針對平安建有50%的規上企業,建立了規范化綜治工作站,成立了金西22人專職巡防隊,配備了治安巡邏車。湯溪巡防中隊綜合運用車巡和步巡、公開巡和便衣巡、日常巡和夜間定點輻射巡相結合的方式,強化金西轄區社會面控制。同時,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地段的社會治安特點,及時調整巡防重點,加大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部位的巡邏力度,有效防范和減少各類案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