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挑起婺城經濟發展大梁
——婺城區工業發展十年回顧
從2001到2010,十年的時間,足夠將婺城這個年輕的城區,打磨成一片投資興業的熱土,眾商云集的高地。十年,婺城由農業大區轉變為工業大區,規上企業從當初區域調整時的53家發展到現在的319家,工業總產值從2001年的51.4億元增加到現在的208億元,成績有目共睹。
婺城新城區、金西開發區,已經成為兩大工業產業集聚的主平臺、工業項目建設的主戰場、選商引資的主陣地。羅店、竹馬、雅畈、蔣堂、瑯琊、長山這六大鄉鎮工業功能區,正蓄勢待發,成為兩大園區的必要補充和鄉鎮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十年開創,如今,婺城又站在了“十二五”的新起點和制高點上,立足做大做強浙中城市群核心城區,全面謀劃婺城工業科學發展,號召全區人民合力興工,推動婺城從工業大區向工業強區轉變,全面建設一個總量大、結構好、后發優勢強的經濟強區。園區建設,邁開工業發展大步伐
2001年,婺城區劃調整,同年6月,城北工業園區成立,并被列入浙江省百家省級鄉鎮工業專業區,成為婺城首個工業園區。當年10月,區委、區政府召開園區入園企業簽約儀式,13家企業落戶城北工業園區,意向投資1.4億元。婺城的工業園區建設,就此蓬勃發展起來。
城北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只是一個引子。2002年12月,婺城新城區、金西開發區同時掛牌成立,成為了拉動婺城工業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真正拉開了工業發展的大步伐。兩大園區的建設,讓婺城工業有了產業集群的發展平臺和項目引進的投資洼地,婺城的工業經濟發展,開始進入大闊步、集聚化的階段。自兩大園區成立之后,全區工業以年平均20%左右的增幅發展,固定資產投入年平均在30%以上,為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增添了后勁。同時,婺城以兩大園區為依托,以原先基礎較好的汽摩配、五金工量具、醫藥化工、水泥建材、紡織服裝、食品乳品、包裝印刷等行業為主導,極力培育婺城產業集群,推進工業發展。
如今,兩大工業園區已經成為婺城工業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隨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服務理念的提升,外部環境的優化,作為婺城中心城市核心區的婺城新城區,和擁有萬畝黃土丘陵待開發的金西開發區,正日益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開發建設的高地。萬里揚、萊恩、信陽等企業在新城區強勢發展,伊利、蒙牛、雙匯等大型企業相繼入駐金西,兩大園區,正發揮著自己主平臺、主陣地、主載體的最大作用,為婺城工業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力量。
在項目推動的基礎上,兩大園區立足自身優勢,完善發展規劃,開始構建科學發展觀引領下的新型的開發區建設。作為金華市“一中兩翼兩三角”城市發展戰略最具活力的區域,婺城新城區正著力打造一座融現代工業、生態宜居與城市功能和諧共振的“品質新城、效益新城”;金西經濟開發區則向生態環境優美、低碳產業主導、服務體系完善、生活品質高尚、創新型田園式的工業新城和魅力之城邁進。
工業立區,決定經濟發展主攻方向
2006年,是婺城區工業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就是在那一年,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工業立區”的戰略,將工業作為婺城發展的一個主抓手,把婺城從農業大區向工業大區轉變!肮I立區”戰略,猶如一聲春雷,響徹婺城大地,全區上下迅速形成共識,加快工業發展,從此成為婺城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
整個婺城都被激活了,伴之而來的,是熱火朝天的園區建設和如火如荼的招商熱潮。經過幾年的拓展開發,婺城的工業經濟結出了累累碩果。到2010年10月,婺城新城區工業總產值達到105.5億元,金西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達到43.4億元,并成為后發優勢十足的投資熱土。而作為工業園區的補充,6大鄉鎮工業功能區也正全力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招商引資理念,并逐漸成為婺城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與此同時,汽摩配、五金工量具、醫藥化工、食品、紡織服裝、建材、彩印包裝等七大行業成為婺城的支柱產業及工業增長的主動力、產業集聚的主心骨,助推婺城工業經濟快速向前。今年6月份,浙江萬里揚變速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功實現了其從股份制企業向社會型企業的變身,這標志著婺城的特色行業在經過量的擴張之后,已經向提質的階段轉變。在保持較快增長、向更優更強發力的同時,特色產業中的一大批重點工業項目、技改項目也正在快速推進,如食品加工業的伊利集團、五金工量具業的金湯機床有限公司、新型建材業的雙源新型建材公司,都在進行著新的技改投入項目等,給全力向前的產業增添強勁的動力。
實踐證明,“工業立區”戰略符合婺城區的發展區情,符合全區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婺城工業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全面夯實了婺城崛起爭先、繁榮發展的經濟基礎,并在促進充分就業、增加社會財富、提升發展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發揮了延伸作用!癡”形發展,夯實工業經濟牢固基礎
正當婺城工業經濟社會發展的航船按照區委、區政府確定的方向全速前進時,誰也沒有料到的國際金融危機洶涌而來。出口下滑、企業利潤下滑、經濟增長下滑……婺城工業,正面臨著一場艱難的考驗。
危機面前,婺城區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中央、省、市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抓政策,抓轉型,抓機遇,抓招商,齊心協力,迎難而上,共克時艱,描繪了一幅振奮人心的奮進圖。
政府永遠是企業堅強的后盾,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婺城區積極開展了以“千名干部下企業,千方百計解難題”為主要內容的“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活動,強化“我為工業服務、我為企業服務”的意識,下企業,進車間,號召各部門、單位為工業企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誠信的服務,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設施環境、發展空間環境、政策環境和服務環境。在全區機關各部門和有關鄉鎮的合力助推下,一些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消除了,一些擱置良久的項目上馬了,企業家們重新找回信心和干勁。在各方的努力下,婺城工業逆勢而上,艱難抵御危機,順利渡過了最困難的階段。
在應對危機的同時,婺城區也培育了一批優勢企業,拓寬了園區的發展平臺,同時,優質的服務、良好的環境也為婺城贏得了先機。金融危機之后,全區工業形勢好轉,出現了企穩回升的好跡象,各地前來投資的客商又排起了長隊,婺城工業實現了“V”型增長,全區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
挖掘優勢,促進工業發展轉型提質
正是這場金融危機,讓婺城看到了自己長期發展方式上存在的不足,在取得成績的基礎上,放眼未來,婺城深刻地認識到,除了保增長,還要調結構、促穩定;除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更重要的還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今年年初,婺城區堅持把調結構作為今年工作的主攻方向,既立足婺城實際,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又注重量的擴張,優選投資項目,培育優勢主體,發展中心企業,做大經濟總量,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夯實基礎。婺城將把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作為戰略重點,更加注重企業的自主創新,更加注重龍頭企業的扶優扶強,更加注重主導產業的做大做強,更加注重產業鏈的形成延伸,在改造傳統產業中增量提質,在發展新興產業中培育優勢,在強化招商選資中增強后勁,做到在增長中加快轉型,在轉型中推動發展。
靠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未來,“十一五”期間,婺城工業已經為經濟轉型做好了足夠的鋪墊。但一切才剛剛開始。展望“十二五”,婺城工業將迎來發展新契機、孕育新希望的征程。不斷增強經濟轉型升級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實現婺城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造就工業發展新引擎,贏得經濟新優勢,婺城,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