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所謂國安于盤石是故磐安自古以來安穩(wěn)如此。
天臺山、會稽山、括蒼山、四明山發(fā)脈于此,錢塘江、曹娥江、靈江、甌江發(fā)源于此,是故磐安成了群山之祖、諸水之源。
如果沿南脈走,過九頭塞、騎馬岡、天馬山、風(fēng)門嶺、清明尖,如此高峰三四十座,不知幾日幾夜可以走至人煙處,不妨幾日幾夜走,走成一縷煙。
如果沿北脈走,經(jīng)大盤嶺頭、棋架山、龍鳥尖、仰瓦山、合時巖,如此高峰又是三四十座,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惟有山色青翠,不妨幾日幾夜走,走成一片月。
春秋以下,磐安屬會稽,屬東陽,屬義烏,屬臨海,分分合合,如同人以鼠、牛、虎、兔十二生靈為生肖,不知所肖為何,不如不肖。
是故磐安亦不如不肖,豐饒屬他自己。
若以獸論,虎豹、獼猴、香貍、赤麂、鬣羊、豪豬多有出沒,更不論山兔松鼠、黑面白面的貓了。若以鳥論,鸕鶿、蒼鷹、灰鷺、豆雁、云雀、畫眉多有棲居,更不論鵪鶉麻雀、斑鳩燕子了。若以蛇論,蘄蛇、蝮蛇、眼鏡蛇、金環(huán)蛇、竹葉青、山烏龜,更不論壁虎、油菜花蛇了。若以魚論,虎魚、烏鯉、石斑、鲇鮐,更不論黃鱔泥鰍了。若以蟲論,赤眼蜂、黃刺蜂、九里蜂、蚜繭蜂,蜂蝶虻蠅也是不絕于此。如此山呼海聚,可以成一獨(dú)立王國,因其鳥獸魚蟲未必安分,磐安未免讓人不安。
登山不能無竹,磐安多竹,是故要斫斑竹、紫竹、淡竹,最好是鳳尾羅漢,根節(jié)交錯,可以為杖。東坡謂“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其時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是故“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磐安道上遇雨,也當(dāng)是這般光景,“同行皆狼狽,余獨(dú)不覺”,所以“何妨吟嘯且徐行”,雨為助興耳。
磐安多草藥,前胡、茯苓、杜仲、厚樸、天麻、白薇、陳皮、烏藥,凡百千種,各征其用。若是隨郎中每日登臨,辨識數(shù)年,可以醫(yī)傖俗,可以療寡聞。但無郎中指引,山中惟有無名花樹,各自生茂,各自凋零。仲夏,尋花溪而赤足;初秋,覓百杖而聞瀑。一旦入冬,逢雪則山如堆銀,樹若吹絲,各臻妙境。逢晴則山朗樹豐,溪細(xì)無聲,徒步數(shù)十里不見人煙,偶有小廟立于山腰,香火早絕,合什禮拜,有如居家時拉手言談,若問聲“可曾飯否”,佛也不作惱,其像雕琢有如自家人,更是親切。羞慚無物可贈,一拱手而已。
轉(zhuǎn)道夾溪十八渦,遇黿龍如盤如輪,則是幸甚至哉,天地萬物,靈氣初發(fā),每每祥和。磐安之安,正在萬物各安其位,人亦不僭其位,是故安之若素,素樸即真,“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陶令所言,切乎其中。人在山中自有一城府,人在城府自有一山谷。人心如鏡,亦為遼闊故,攝取天下勝境為自身心境,磐安山水之妙,常住游人心境故。陸機(jī)謂“游仙聚靈族,高會曾城阿。長風(fēng)萬里舉,慶云郁嵯峨”,磐安未嘗不是如此,“東流之水必有西上之魚,不在大小,但有朝于復(fù)來”。復(fù)來磐安,我也不過是一尾西上之魚罷了。
看婺城新聞,關(guān)注婺城新聞網(wǎng)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