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開展“暖冬迎春”關愛行動,金華芳科花卉公司傾情支持
寒冷的冬日,孩子們最需要的是溫暖和關愛。作為新聞單位,盡力幫助那些貧困孩子,為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愛,是我們應該做的。1月21日,本報特與芳科花卉聯合開展“暖冬迎春關愛”行動,對曾經關注過的貧困學生家庭進行走訪慰問,了解他們的近況,以及今后的需要,并為他們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同時,本報也希望有更多的單位和愛心人士,共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
鏈接:芳科花卉有限公司創辦于2001年,2005年更名為金華市方可園林景觀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花卉種植、花卉苗木批發、花卉租擺、園林景觀設計、農業休閑觀光和鮮花店。現有生產基地面積3810畝,花卉苗木市場占地面積100畝,2010年交易額突破1.2億元,帶動花農種植面積30000畝。“芳科”商標是金華市著名商標,2008年公司產品通過MPS首批出口花卉認證。董事長方可現為婺城區政協委員,除了帶動花農致富,為花農免費提供種苗外,他還熱心公益事業,多次為地震捐款,走訪慰問困難人員,為貧困學子捐資助學。方可說,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花”一般的童年。
年華哪怕很苦
也要帶著夢想快樂出發
-關注對象:貧困大學生吳海峰
-新年愿望:畢業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回報社會。
吳海鋒,湯溪鎮上堰頭村人,母親在他2歲時離婚改嫁他鄉、音訊全無,父親在他12歲時因病去世,從此他與奶奶一同生活。為了生活,年近70歲的奶奶下田種菜,到外打零工,到山上采野菜,大冷天還下河摸螺螄,省吃儉用,積攢學費供孫子上學。幾年前,本報記者曾與沃爾瑪公司到過吳海峰家慰問資助,同時也了解到這些情況。
1月21日一早,大雪鋪滿了路面,本報記者與芳科花卉的工作人員一同驅車前往上堰頭村,找到了吳海峰家,不過吳海峰本人并不在家,聽親戚說他趁著寒假到市區的蘭溪門菜場打工去了。記者發現,雖然吳海峰家是2層的磚結構房子,不過門、窗、二樓護欄統統沒有做,紅磚裸露。現在,房內堆滿了用來喂牛的稻草,潮濕、陰暗。
正在中戴菜市場賣菜的吳海峰奶奶聽說我們到來,放下手頭的賣菜活,從1里外的中戴村趕了回來。“海峰父親走后,建到一半的房子就無力再造了,讀大學前海峰跟我就住在一樓靠東邊的小房間里,因為這間房不直對大門口,沒什么風。”說起以前的生活,奶奶忍不住哭了。不過談及自己的孫子,奶奶還是感到非常驕傲:“海峰已經讀大學了,平日里他很懂事,經常幫我的忙,出遠門前不忘叮囑我保重身體。”
與奶奶聊了吳海峰的情況后,我們還是決定到蘭溪門菜場去看看吳海峰,問問他還有什么困難需要我們幫助解決。又經過近1個小時的路程,我們終于看到了這個年輕帥氣又懂事的小伙子,他正忙著在一家水產銷售攤上干活。聽說,每天早上3點,吳海峰就要起床,然后徒步從住的地方走到菜場,開始忙活批發進貨。同是本村的攤主吳松清告訴記者,當初只是想大家是老鄉,能幫就幫下,但吳海峰確實非常勤快,也幫了他不少忙。“今早3點的時候,外面雪下得很大,手、腳都凍麻木了。”“我現在在杭州的省級機關職工大學讀裝潢設計專業,還有1年就要畢業了。每年所需的8000元學費都是奶奶向親戚朋友借來的。在學校里,只要周末或者節假日,我就會去超市里兼職,每個月也能賺500多元,幫奶奶減輕壓力。”雖然是孤兒,家庭條件差,但在與吳海峰聊天的過程中,記者發現他始終面帶笑容。“我從來不嫉妒,自己的命運要自己把握,我要靠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生活,畢業后,我要好好工作,報答奶奶,報答幫助過我的人,報答這個社會。”吳海峰樂觀地說道。
看著這么積極向上的吳海峰,芳科花卉的工作人員除了送上慰問金,還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并表示,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可以跟她聯系;也可以到芳科花卉來實習。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