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農民權益 建設和諧農村
“之前還在擔心土地分配會不公平,有了公證處的現場監督,我們就可以安心種地了!”湯溪九峰移民新村村民張大爺高興地對記者說。
原來湯溪九峰移民安置區的生產用地涉及湯溪鎮12個行政村的1245畝生產用地。土地貧瘠有別、地域遠近不同,情況復雜,工作量大。有移民村的村民犯嘀咕了,萬一分配不均或者有人分到不好的地塊,不承認分配結果怎么辦?這就影響了九峰水庫移民安置工作的進度。
面對這一難題,婺城區司法局讓公證處先期介入。公證處將規劃用地面積分成10個區塊,由涉及的10個移民村的負責人通過現場搖號的方式進行分配,并對整個過程及結果現場公證。處理結果群眾非常滿意,預防了矛盾糾紛的發生,促進了全區經濟快速發展。
近年來,婺城區根據“工業立區”的發展戰略,將工業作為婺城發展的一個主抓手,婺城由從農業大區向工業大區轉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農村經濟迅猛發展,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由于農民的法律意識淡薄,農村的各類糾紛和訴訟也花樣百出。在這一背景下,婺城區司法局積極拓寬視野,依托市正信公證處,把公證的觸角伸向廣闊的農村,服務新農村建設。
區司法局副局長韓衛說,公證是一種預防性、前置性的司法制度,具有預防矛盾糾紛,減少訴訟紛爭的作用,面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涉及農民利益、地方行政法規適用、村民自治等方面的新問題,需要通過法律手段協調,需要公證規范、引導、服務。
近日,白龍橋鎮徐某、周某走進市正信公證處,要求公證處對他們的一份借款合同進行公證。因資金周轉需要,周某向徐某借了一筆錢。雖然徐某熟悉周某的為人,對周某的還款能力很有信心,但由于其剛處理完一筆借款糾紛的案子,歷經一系列的訴訟程序,身心俱疲,為了避免使自己再次陷入想拿回錢不得不訴訟的尷尬境地,徐某和周某將借款合同做了公證。
一個借款合同為何要公證?市正信公證處的工作人員解析,借款合同內載明該周某不履行義務或不完全履行義務時,其愿意接受依法強制執行的承諾。公證后,如果周某沒有按期歸還借款本息,徐某可立即向公證處申請執行證書,進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完全可以避免漫長的訴訟程序,省時省力省錢。除此之外,對新農村建設中涉及的土地承包、農村規劃、土地征用、房屋拆遷和補償安置以及涉及百姓私有財產的遺囑繼承、贈與扶養、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協議等開展公證業務,都有利于維護當事雙方的權利。
為了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用公證的法律手段,將社會矛盾從現在的信訪被動調解轉化為公證的主動預防,婺城區司法局推行“公證聯絡員制度”,組建公證聯絡員隊伍,延伸公證服務的層次和范圍。目前全區17個鄉鎮街道都建立了公證聯絡室,并確定了公證聯絡員。公證員聯絡員參與村集體經濟管理決策,參與村民間矛盾糾紛的調處,積極向群眾宣傳公證工作優勢,逐步引導群眾用公證方式解決糾紛;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將涉及到的一系列法律問題逐一進行規范,對其中矛盾糾紛全程參與調處,簽訂協議并監督履行,保證了我區農村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