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花鄉資源 實現規模效應
“合作社主要是為羅店鎮花農搭建一個共同發展的平臺,為廣大花農服務。”昨天,羅店大仙花卉專業合作社社長羅建斌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共有成員748戶,在花卉種植方面,主要有不同規格的茶花、桂花、杜鵑等20多個品種,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經營范圍也從起初的花卉苗木種植、銷售和收購同類生產經營者的花卉苗木,發展到現在的集種植、收購、銷售于一體,并輔加經營藥械、苗種、農資、綠化養護工具、信息服務等等項目。
羅店是婺城區傳統花卉生產重點鄉鎮,擁有悠久的花卉種植歷史。為促進該產業做大做強,去年3月,在羅店鎮黨委、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扶持下,該鎮成立了大仙苗木花卉專業合作社。這也意味著羅店花農將變“單兵突圍”為“抱團作戰”,在花卉苗木種植及銷售方面共同抵御市場風險,實現增收增效。
合作社成立后,按照企業化運作模式建立了整套管理制度,并以“合作社+特色黨支部”的管理模式,設立了基地服務支部、政策技術服務支部、供銷信息服務支部等7個特色支部,為花農提供產、銷全產業鏈服務,使農民擺脫以前那種“自己管自己、管又管不好”的生產銷售方式,增加效益,提高其種花的積極性。
“成立合作社后,解決了信息不靈,生產種植盲目性大的問題。”合作社社員王立平說,合作社的成立,在溝通產銷方面發揮著很大的作用,該社的社員何招啟,通過個人的銷售渠道,為羅店一些銷路不暢的花農賣掉了數十萬元的苗木。不僅有利于羅店本地花農,也方便花卉客戶采購,王立平說,以前有的農戶為了將自己種植的花卉苗木賣出去,互相殺價,導致了惡性循環。“成立了合作社,通過合理分工解決了銷售渠道不暢,一家一戶銷售成本過高,你爭我奪相互壓價,帶來惡性競爭的問題,相對提高了抵御市場風險和小生產難于應變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的能力,這對羅店整個花卉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是有積極促進作用的。”
去年,大仙花卉專業合作社主動對接浙師大等高校,多次聘請專家、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免費上門為社員和農戶“出診”達478次,進一步服務了花農。合作社成立至今,花卉苗木銷售金額達1220萬元,訂單2412萬元。多樣化的品種,專業化的種植,規范化的管理讓合作社的客戶遍布全國,真正實現農民增收、合作社增效的目標。
合作社黨總支部書記唐汝有表示,下一步他們還將建好標準化示范基地,抓好新品種試驗栽培,并以此為依托,引領合作社社員及廣大花農科學、合理種植花卉,培育新型花卉苗木,學習先進管理理念,培養一批花卉經紀人,促進羅店花卉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