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在田園里看到一只很大很大的蝸牛,這一下,我滿腦子冒出了一大堆有關(guān)蝸牛的問題來,比如: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么蝸牛爬過的地方會有粘手的液體呢?它的眼睛和鼻子又在哪兒啊?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我決定捉5只蝸牛來觀察。
我跑進屋里,要求爸爸和我一起做實驗,爸爸說:“你自己做,這樣印象才會更深刻”。接著我就用一片白菜放在它們的面前,只不過幾個小時,等我再去看的時候,一片白菜剩的不多了,所以我斷定它是典型的害蟲,這么快就可以干掉一片白菜。
我又進行了第二項“工作”,我把它的殼敲破,摸了摸它的下面,我摸到了一粒粒的東西,這是什么呀?經(jīng)過上網(wǎng)查閱才知道這是它的小腳,粘手的液體就是蝸牛的排泄物,排泄物有助于小蝸牛爬行的作用。
最后我很想看一看蝸牛的眼睛和鼻子,我再用一張菜葉放在蝸牛前面,發(fā)現(xiàn)一只蝸牛用長的角碰了一下,又用短的角碰了一下,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當有兩片顏色差不多的菜葉放在它的面前的時候,它的眼睛就派不上用場了,因為它無法分辨顏色,只能用小觸角碰了碰便知道哪兒是菜葉子了,我很興奮,從中發(fā)現(xiàn)了長的角是眼睛,短的角是鼻子。
通過這一切實驗,我終于解開了心中的謎團,因此我受益無窮。
指導老師:盧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