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支持,事就好辦了”
——竹馬鄉“上乘龍”公墓地塊平整工作側記
近日,竹馬鄉公益性生態公墓——“上乘龍”公墓地塊的平整工作順利完工。該公墓位于汪山頭行政村的上陳垅水庫西側,占地38畝,將由鄉、村合作共建。
據了解,“上乘龍”公墓從提出項目建設的構想,到如今地塊平整結束,僅僅用了兩個月時間。這樣的效率,在現今農村土地征用中極其少見。更難得的是,此次征用公墓土地,未曾花費村集體一分錢。針對這些情況,記者采訪了汪山頭行政村村委書記汪華春。汪書記的回答很樸實:“只要確實為老百姓辦事,老百姓基本上都會支持。他們一支持,事就好辦了。”
其實,汪春華最初的構想是在山上建造一個村級公墓。“建公墓的事我想了兩三年,”汪春華說,“以前村里的墳墓都由村民‘自行安排’,造成現在東邊山頭一座墳,西邊地里一座墳的情況,既不美觀,更影響土地資源的利用。”為了資源整合,他想到了建設公墓,并瞄準了上陳垅水庫西側那片山林。一直以來,那片山林都分戶承包至村民手中,直到2010年年底才滿承包期限。今年3月,汪春華借著該山林未重新發包的契機,向村兩委成員提出了建造公墓的設想。
先是由村兩委開會討論這個項目,接著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然后是黨員大會……為了讓公墓建設項目得以順利實施,汪春華不僅一次次召開村級會議進行討論,還向村里的老書記、老干部,以及村民們征求意見。項目拍板后,汪山頭行政村兩委成員還于今年4月前往羅埠,參觀了當地的公墓設施。
一切就緒,汪山頭行政村向竹馬鄉政府打了申請建設村級公墓的報告。讓汪春華驚喜的是,鄉政府不僅十分支持該項目,還主動表示參與建設,并與全鄉16個行政村協商同意,將該項目由村級公墓擴建為全鄉的公益性生態公墓。“這樣更好,因為我們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原本為了配合村集體的資金,這個公墓只能慢慢造。現在鄉里一參與,建設步伐就可以加快了,公墓的環境美化上也能得到提升。”說到這里,汪春華笑了。雖說土地的所有權是村集體的,且公墓建設項目又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但真正進行土地平整時,仍有一兩家農戶生出了阻撓的心思。他們的理由是:希望得到青苗的賠償費。這一次,面對攔在施工現場的村民,汪春華黑下了臉:“我當時就開罵了。村集體經濟是公開的,誰都知道村里有錢沒錢。現在大家吃點虧,把錢投在公墓建設上,等公墓建成了,可以逐步產生效益。另一方面,將村里的其他墳墓集中搬遷后,可以使整個村的土地資源得到優化,提高投資吸引力。想想以后的好處,現在這點虧值不值得吃!”就這樣,汪春華罵退了想阻撓施工的村民。
如今,該公墓已經有了名字——“上乘龍”,而且地塊平整工作也已經順利完成。汪春華表示:“接下來就進行第一期的工程施工了,計劃今年底前建成500坑墓。明年,我們將首先動員汪山頭行政村的村民將自己親人的墳墓搬進‘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