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踐行在搶險第一線
——婺城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在抗洪搶險中創先爭優
進入6月以來,婺城區遭受特大暴雨襲擊。連續性強降雨,致使山體滑坡、房屋倒塌、河水暴漲、險情頻發,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面對嚴峻考驗,婺城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把全力以赴、奮力抗災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最大實踐,在抗洪搶險救災第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創先爭優承諾。
黨性在危難時彰顯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婺城區委、區政府緊急部署,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分赴各地靠前指揮,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親自到各自聯系的鄉鎮蹲點值守、指導抗洪搶險防災。各鄉鎮(街道)領導干部深入一線,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搶險工作,各鄉鎮(街道)普遍實行了黨政一把手負總責,普通黨員干部分片聯點包干制,做到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詮釋黨的先進性。全區共組成540多個由鎮村兩級干部組成的小分隊,對山塘水庫、地質災害隱患點、簡易工棚、危房、橋梁、涵洞等重點部位逐個巡查,重點對山邊河邊住戶和危房、沿河地段、校舍、倉庫等薄弱環節進行拉網式檢查,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全區各級黨員干部積極響應黨組織號召,紛紛加入當地黨員救災隊、抗洪隊、搶修隊、突擊隊,隨時奔赴重大險情點,帶動群眾參與抗災救災,兌現創先爭優的承諾。
黨旗在大堤上飄揚
6月19日,特大暴雨侵襲瑯琊鎮,白沙溪水位持續上漲,加上上游沙畈、金蘭兩座水庫開閘泄洪,下午1點10分左右,瑯琊徐村聯村干部高迎真在巡查時發現白沙溪堤壩發生坍塌險情。鎮主要領導得到險情報告后隨即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趕到險情現場指揮抗洪搶險,鎮機關50多名黨員干部職工隨即全部投入封堵白沙溪堤壩坍塌缺口、組織轉移群眾和財產等各項工作第一線。但上百斤重的沙包、數百斤重的石頭投入坍塌決口,一眨眼被洪水沖的不見蹤影,而堤壩在洪水的沖擊下越來越窄,有的地方不到40公分,堤壩坍塌長達30米,一旦堤壩被沖毀,瑯琊集鎮將陷入一片汪洋,后果不堪設想。在險情不斷惡化的危急關頭,區委主要領導立即趕赴現場指揮,市、區水務部門也及時派出專家組參與指導,進一步了解險情后,搶險現場指揮組迅速調整搶險方案,立即調集蔣堂、安地、白龍橋、長山和城中等周邊鄉鎮街道黨員應急搶險隊130余人,請求地方駐軍支援150余人加強搶險力量,并緊急調來挖掘機、鏟車和15輛卡車等機械設備,重新組織實施堤壩坍塌決口封堵搶險,通過聯系金蘭水庫管理處適當減少泄洪量,調來5輛報廢卡車推入決口用于攔阻洪水沖擊,在指揮組的有序組織下,來自各地和各條戰線的抗洪搶險隊齊心協力,密切配合,先后組織運投沙石14000立方米、沙包3000余個,到下午5點基本控制險情,當晚8點坍塌決口完成封堵。
黨徽在搶險中閃光
急難之時顯本色,洪峰浪尖映丹心。面對嚴峻的險情,全區廣大黨員干部,舍“小家”顧“大家”,在抗洪搶險救災中向黨組織交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白沙溪堤壩發生坍塌險情時,瑯琊鎮紀委書記金秋權妻子手指受傷斷裂正在醫院接受緊急治療,而他只往家里打了一個電話,把妻子托付給家人照顧,自己一聲不吭地投身到搶險救災第一線;金秋權家地勢比較低,最易受淹,鄰居跑來告訴正在幫助群眾組織轉移物資的他:“你們家快進水了,東西沒人管呢!”他也只說了句:“知道了!”之后又全然不顧地轉身繼續組織幫助鄉親轉移財物。蔣堂鎮西楊村地勢相對較低,水渠貫村而過,年年發洪水,年年有民房被淹,新任黨支部書記楊月星的養豬場存欄近百頭豬,時下有一半左右都患重病,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水,毅然放下手中的活,帶領村黨員干部和村民們一起用沙包壘砌防護堤壩,經過四個小時連續奮戰保住了堤壩。晚上,楊月星堅持帶領村兩委成員冒雨徹夜值班巡查直天明,水災擋住了,而他養豬場的豬卻因為救治不及時死了十幾頭。6月13日以來,沙畈鄉周遼村盤山通村公路上發生了十幾處山上泥石下滑、塌方堆積造成道路被阻,為防止險情進一步惡化,該村支部書記倪海芝抱病帶領村黨員干部和群眾組織開展清污排澇工作,冒著泥石隨時下滑的危險在塌方處堅持搶險,疏通公路周邊溝渠。6月18日,因溪水外溢,洪水直接涌入羅店鎮西吳村甲魚養殖場,面對險情,鎮人大主席盛雪平立即帶領“黨員突擊隊”奔赴現場進行排澇,村書記吳根升立即發動全村上百名黨員群眾組成抗洪搶險隊,迅速組織清理疏通排水溝渠,開展生產自救,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6月15日以來,衢江水位持續上漲,危急衢江干堤,羅埠鎮后張村主任張永忠連續6天堅守在鎮水文觀測站,及時上報衢江水位及水文情況,尤其是19-20日在上游泄洪期間他連續兩天兩夜帶隊巡查干堤,堅持每半個小時上報一次水位。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