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底,已建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4家
昨日,記者在城東街道旌孝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看到,社區的老人每天都會集中到這里來,唱戲、娛樂、看報……大家都十分開心。余成財老人說:“在這里不僅僅是一種娛樂休閑,老年朋友們聚在一起開心生活是一種品質。”
隨著社會的發展,子女數量減少、遠離父母的情況增多,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喪失了環境和條件,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模式應運而生。在2007年建立雙龍大橋、八詠樓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試點的基礎上,婺城區于2008年逐步推開社區居家養老工作。通過積極探索低成本、廣覆蓋、專業化、親情化的服務方式,已初步形成了一個依托社區、政府扶持、非營利機構運作、社會廣泛參與的運行格局,取得了積極成效。
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婺城區已列入政府購買人數為1671人,已建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4家。記者從民政部門了解到,老人居住在家中,由社區提供養老服務,這種居家養老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據了解,這種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的養老服務體系,集中了傳統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點,不會影響老人與家庭成員和鄰里的日常化交流,也適應我國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特征。過去家庭養老只是子女們的事,現在把它升華為社會化服務,既減輕了子女們的負擔,又滿足了老年人的生活服務及精神文化需求。
婺城區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建成運行,既是一個社區服務機構,也是一個管理機構。通過對老年人口的普查登記,社區會在第一時間掌握社區老人的基本情況,從而更好地服務老人。
此外,居家養老服務工程以建設“居家養老”模式為中心,以服務網絡平臺為依托,把婺城區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和社會服務資源進行有效地銜接整合,從而實現了養老服務管理的主動性,養老服務質量的可控性,既可以為居家老人提供標準化、專業化、親情化的養老服務,也能夠實現社會、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
據了解,目前,婺城區的養老機構建設也正在穩步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項目正在進一步完善,除生活幫助、精神慰藉、心理咨詢、法律維權等服務項目外,婺城區民政局還在進一步探索和擴展服務種類,在政府的扶持引導下,使這一新型養老模式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