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整合解決師資,讓優質資源動起來
“城區來的老師確實不一樣,今后三年的支教期,將更有利于農村學校師資隊伍的建設和發展。”說起支教,洋埠鎮中心小學校長董少丹贊不絕口。她說,自己在農村學校任教已有14個年頭了,每年都有城區教師帶來“新鮮空氣”,但最大的遺憾是“留”不住。
據了解,婺城區是金華市最早將教師支教經歷作為教師職稱評審條件的區縣。隨著我省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均衡發展的步伐加快,從2011學年起,婺城區又率先出臺規定:城區學校教師下鄉全職支教服務期從一年延長為三年。
此政策是婺城區根據學校教育規律特別進行完善的,其目的是為了讓支教老師更好地靜下心來,全身心地為支教學校服務,進一步充實支教學校的教學力量。
另外,從去年開始,婺城區教文體局還充分發揮該區16位在職特級教師、200多位省(市)名師(名校長)及培養人選和市級以上教壇新秀的引領作用,特別開辦了“婺城名師大講堂”,確立“以特級教師為龍頭,以名師名校長培養為目標,以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為主體”的培養思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極大地帶動了教師的學習積極性,給學校的下一步發展帶來了益處。
“‘帶’、‘輸’、‘合’、‘扶’將成為今后一定時期內,加快區域內名校優質教育資源的整體輸出的一個總體布局和思路。”婺城區教文體局局長唐振華介紹,婺城區從2003年起相繼組建了金華實驗中學教育集團、金師附小教育集團和金華四中教育集團,今年又成功組建了環城小學教育集團。尤其是通過對區域內學校領導班子、教師調配、財務管理、教學要求的“四統一”,在盤活優質教育資源、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上,為全區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奠定了基礎。
據介紹,為全面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婺城區通過選派城區大規模學校優秀中層干部到農村學校擔任校級領導來提高農村薄弱學校的管理水平。近年來,該區通過考核選拔,先后選派了30多名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任職。如今,這批管理者有的已經成長為特級教師,也有的成為名師、名校長培養人選,不僅給農村學校帶來了城區學校較先進的管理經驗,也有效促進了一批優秀管理者的成長,有效促進了婺城區校長隊伍的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中國關心下一代研究院院長、國家副總督學郭福昌認為,公平教育的第一個層面是教育機會的公平;公平教育的第二個層面是教育過程的公平;公平教育的第三個層面是教育結果的公平。教育資源均衡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今年,市教育局制定的《金華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明確了“整合拉動、隊伍驅動、質量促動”的總思想,教育資源均衡的美好設想正慢慢向我們靠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