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轉星移
拜北斗
恰逢立冬,拜北斗是這天最重要的活動。一結束下午的功課,道士們便開始為晚上的拜北斗忙碌了起來。
拜北斗或禮斗,是道教金箓科儀的一種,總稱叫“拜北斗七元星君燈儀”。古代的哲人把北極、北斗視為天道的重要表征。《史記·天官書》說:“斗為帝車,運于中央,臨制四鄉。分陰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于斗。”道教認為祈禳北斗,可以消滅解厄,保命延生。說到這里還有一個典故,《三國演義》中有這么一段文字:
孔明扶病出帳,仰觀天文,十分驚慌;入帳謂姜維曰:“吾命在旦夕矣!”維曰:“丞相何出此言?”孔明曰:“吾見三臺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隱,相輔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維曰:“天象雖則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孔明曰:“吾素諳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執皂旗,穿皂衣,環繞帳外;我自于帳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如燈滅,吾必死矣。
可見諸葛亮在生命垂危之時曾試圖用他所知的奇門異術之一“北斗禳星大法”為自己禱得12年壽命,可惜功敗垂成。古人信奉百北斗可以延年益壽。諸葛亮提到的主燈在道教中稱為北斗本命延壽燈儀,在祭祀的壇上,除燈火輝煌外,通常設置的有大斗、小斗,斗內放置的有五谷雜糧,斗的中央燃點祈愿齋主的本命燈,斗內還放有“剪刀、鏡子、度量衡(秤)、尺子、燈等器具。每一個器具代表各自的方位。這里還有一個小細節,將斗放在圓桌上轉動,則是所謂的“斗轉星移”。在這個燈儀的周圍,則是擺上一圈十二張小方桌,每張桌子則代表一個生肖。有意思的是,桌子上都是堆滿米,用米來寫出生肖,再畫圓形的花邊圍繞在字的周圍,甚是美觀。記者也在桌子上試著用米來寫字,歪歪扭扭,和美一點都沾不上邊。這用米畫畫的道理跟沙畫特別相似,但是沙子更細,更便于溝邊和畫得傳神,但是米粒比沙粗了不知多少倍,想把這畫和字做細致了,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正是基于這一點,也讓我對道士的印象有了不少的改觀。之前一直都認為只有佛教才是能人輩出,修養甚高,而對道教的印象則是停留在只會畫符。如今一見,倒是自己見識淺薄了。
晚上八點,拜北斗的儀式正式開始。看不懂他們的吟唱和諸多的禮儀,帶給我震撼的依舊是唱誦的音調。聽著最質樸的聲音,像是從遠古慢慢飄來,聒噪的心便安靜了下來。大約半個多小時之后的吟唱之后,道長們便開始帶領我們拜北斗,以祈福延年。除了拜自己的生肖以祈福之外,拜相沖的生肖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這又是道教思想精華的體現。就好比是“拜自己的敵人為師”一樣。
后記:
在這日益浮躁的時代,人們越來越需要一處心靈的凈土,來感受生命的恬淡與充實,放松自我,回歸自然。在體驗的時候,有幾位外國友人特別顯眼,其中有一位來自加拿大的中國迷lan johnson告訴記者,金華的山水特別美,他在這里體驗道教養生非常快樂,體驗到了不少新鮮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