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見張嵩山,先得知他的多重身份:羅店鎮羅店村村委主任,鐵樹種植、銷售專業戶,農民書法家。見了本人,有點意外:明明是地道的農民、商人,偏偏渾身書卷氣,配合案上大部頭的《咬文嚼字》、粗細不一的毛筆、整疊的書法習作,活脫脫的學者形象。
經過深入交談,記者慢慢了解已年過花甲的張嵩山,雖然受迫于生活而選擇了又農又商的職業,卻始終是言行和思想上的“儒士”。也正是他溫潤、敦厚的性格,與人無爭的行為,讓他得到了許多真心相待的朋友,最終也受到了鄰里鄉親的信任。
為吃糕點而愛上書法
如今,在婺城區范圍,張嵩山算是小有名氣的農民書法家。2009年,他憑著“道法自然”四字,得了一場農民書法大賽的二等獎;今年,在慶祝建黨90周年的農民書法大賽上,他又憑一幅“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的對聯,獲得了三等獎。
事實上,2009年之前,書法僅僅是他閑暇時的愛好。這個愛好始于幼年。張嵩山回憶,從自己記事開始,每逢大年初一,大叔都會要求他和其他小輩一起,用毛筆寫“新年開筆,大吉大利”8個大字。當時,大叔會根據小輩們書寫的優劣分配糕點:寫得好多分糕點,寫得差沒份。于是,為了在那一天多吃糕點,練毛筆字成了張嵩山的日常閑暇之余的“功課”。
不過,從未參加正規書法學習的張嵩山,在2009年那場書法大賽后也認識到自己在書法知識方面的不足。為此,他干脆拜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政權為師,和一幫年輕學員一起上書法課,從最初級的一筆一畫開始練習。這樣的學習,讓張嵩山感悟很深:“首先,我對書法的欣賞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以前覺得龍飛鳳舞的字就是書法,其實不盡然,寫字也有規矩。像我以前的字,是‘野路子’,上不了墻。”
迫于生活從農從商
對于張嵩山來說,書法不僅是他的愛好,更是他對文化追求的一種寄托。張嵩山的初中、高中都在金華二中就讀。當年,他從農村小學考入金華二中初中部,成績排名49位——倒數第二名。可是,3年初中之后,他就以班級第二名的成績升入了高中部。遺憾的是,無奈的現實剝奪了他參加高考的權力,這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1986年,張嵩山再次陷入人生低谷:妻子去世,留下3個年幼的孩子,最大的10歲,最小的才5歲。如今再描述當年的情形,張嵩山語氣顯得很平淡,卻依然帶出一絲感嘆:“那時候,我不僅家徒四壁,還欠債6000元。”之后的幾番辛苦,并未讓他改變家庭的窘迫。
1992年,張嵩山在一位任職上海植物園園林室主任的朋友推薦下,咬牙承包了羅店鎮園林場,開始種植廣東室內觀賞花。“我至今非常感激這位朋友,為了降低風險,他在我前往廣東進花之前,為我開出了一張需要購買的花卉品種清單。正是靠成他的經驗,我成功走出了花木種植、租擺的第一步。”張嵩山說。
叫停紅火生意 為給村民多辦事
一路走來,張嵩山的生意經“念”得相當順利:第一次去廣州購買花卉,在等候火車間隙,他去拜訪了在附近某大廈上班的老同學。老同學得知他的打算,主動表示自己這里21層大廈的花卉租擺“給你做”。之后,經中學老師牽線,又一家大公司成了他的客戶……就這樣,張嵩山靠著身邊一個個“貴人”相助,將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不過,一直順利的生意在2008年被張嵩山自己“叫停”了。因為這一年,他被村民推選為羅店村村委主任。對于自己的當選,張嵩山有過疑惑:自己已經60歲“高齡”,村民們為什么還愿意選他?不過,他還是挑起了擔子,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室內花卉租擺生意,轉而專業種植、銷售鐵樹,“因為鐵樹管理起來不費時,可以騰出時間為村民辦事”。
或者村民們對張嵩山的評價可以這種信賴:“嵩山一看就是個讀書人,懂道理!”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