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不同款式的校車亮相婺城
2月9日,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婺城區一些住在偏遠地區學生們就坐上了舒適安全的“長鼻子”校車。
婺城區民工子弟學校校長羅良慶感慨萬分:“這得多謝婺城區教育部門的關心啊。全區總共才4輛校車,給我們學校就撥了1輛,還是輛大的。”“長鼻子”校車到底長啥樣?金華金盾實業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四輛黃色大客,其中兩輛客車為“大鼻子”校車,額定載客52人(包括司機),一輛為“小鼻子”校車,額定載客32人(包括司機),還有一輛平頭客車,體型大小不同,全都為黃色。
據金華金盾公司的郭先生介紹說,“大鼻王”適合在路寬、路況較好的地方行駛,主要用于婺城區民工子弟學校和乾西小學的學生接送。“小鼻王”比較適于山路,所以用于接送北山上的羅店鎮中心小學的學生。而竹馬鄉的路比較窄,彎道多,正好讓“平面王”發揮,用于接送竹馬小學的學生。
與普通大巴不同,“長鼻子”校車的車頭有點類似消防車,采用了“大鼻子”造型,車子的發動機設置在車前方,安全系數更高,萬一發動機著火也不會傷及車身,而且發動機艙內裝有滅火裝置,艙內達到一定溫度就會自動滅火。
安全帶采用十字結設計,同時安全扣既可以自己動手開,也可以通過駕駛座的一個按鈕實現開啟,安全系數比飛機更高。全景倒車鏡,所有死角均可照到。醒目的黃漆和反光板,配備停車信號臂,孩子上下車時像交通信號燈一樣閃爍,裝有下車護欄。
校車采用飛機式的模塊結構,這樣的結構在汽車發生碰撞、翻滾時,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形,避免了目前交通事故中普遍因為車身變形擠壓對乘客造成的人身傷害。相比美國校車單純采用厚鋼板來規避風險的做法,這種結構的改變更加先進,也更加安全。
車頭探測到前方障礙物時,可以自動降低供電量,使車子減速甚至停止運行。紅外線人體掃描,只要車內還有兒童,車子就不能熄火關閉,近兩年因兒童被忘在車里而最終導致死亡的案例已發生多起。
學校、教育局、企業三方出保
記者了解到,此類校車的制造商為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由金華金盾實業公司負責引進。據婺城區教育文化體育局副局長何松強介紹,這是一次婺城區校車試點工作的展示,采用了專業校車代替原有公交接送車的新型模式,學校、教育局將和企業簽訂安全責任書,為孩子的出行保駕護航。
此次上路的4輛“長鼻子”校車價值20萬至40萬元,和飛機一樣,每一輛校車上都配備了一個“黑匣子”,這個黑匣子記錄了校車在行駛中的全部數據。為了學生的安全,每輛校車的最高時速不得超過60公里,一旦超速將被記錄到黑匣子中,駕駛員可能面臨公司的處罰。
校車司機更是嚴把“安全關”。據了解,駕駛員和照管員招聘的要求非常嚴格,駕駛員要求有5年以上的客車駕齡,還要5年內沒有發生過任何安全事故。據介紹,首批新型美式校車上每輛將配備1~2名照管員,負責看護學生,多為學生家長和老師。
“單人單座,而且更安全,有空調,我們放心多了。”婺城區乾西鄉中心小學副校長呂偉忠說,以前大熱天,50多個孩子擠在只有20多座的大巴上,他既心疼孩子也擔心他們的安全。現在有了專業校車,而且收費只是普通公交車的標準,他和家長一樣期盼“長鼻子”的到來。
1月13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傳來消息,《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專用校車座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兩項國家強制性標準通過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客車分技術委員會審查。上述兩項校車安全標準的審查通過,標志著我國校車安全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對提高校車安全性能、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保障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校車有了,還得有人買、有人用、管起來
在我國,校車問題受到社會關注只短短幾年。現在生產技術有了,國家標準有了,但為何“山寨校車”依然橫行。原因在于我們有的只是一個設計和制造標準,并沒有相應的管理法規來規定,誰來買這種校車,誰來營運,誰來監管以及不使用這種校車會有什么后果。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主任王新亮認為,校車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生產、政府補助,后續還有保養、專職司機的監管、線路規劃、站點設置等一系列問題。國家在這些方面的政策還不夠明確。
不過雖然起步較晚,但我國的校車工程已經啟動了。去年8月24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中小學校車試點工作啟動會并確定了六個試點地區。試點城市將校車試點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公安、交通、教育、安監、財政等部門密切配合,并且強調財政經費投入力度,將校車購置、運營維護等各項費用列入地方財政預算。
此次金華的校車則主要由金盾公司負責,如何服務好學生,又不能虧本,這確實需要探索和嘗試,若有政府補貼,也許金華校車之路能夠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