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鎮婦代會工作先進單位——
橫大路村 為婦女們營造“溫馨家園”

白龍橋鎮橫大路村,村子不大,村委會工作卻是做得有聲有色。在去年的村務評比中,村婦代會更是被白龍橋鎮評為年度先進單位,其貌不揚的橫大路村,婦女工作為何能嶄露頭角呢?村婦女主任余柳鴛的一席話告訴了答案。
橫大路村村民大都沒有固定收入,男性很多選擇外出務工或在家務農,而大部分婦女則選擇在家從事來料加工。因此,來料加工在該村成了一塊重頭戲。每年的婦代會上,村婦女主任都會加大力度宣傳來料加工,讓村里婦女閑暇時都有活干,也可以為家庭增加點收入。如今,大家見到余柳鴛的第一句話便是“哪里有活干不?”這儼然成了一種特殊的打招呼方式。
“鎮里有時候來料加工客戶多,忙不過來,就會叫我們婦女主任牽頭,聯系村里的婦女,召集一些人幫忙干活,婦女們平時閑著也沒啥事,有活大家都搶著做。”余柳鴛說,以前自己不愛出門,從事婦女工作后必須天天在村里轉,看看懷孕的婦女,陪她們聊聊天,一來二往,大家熟絡了,婦女工作也容易了不少。
在余柳鴛看來,村里的婦女工作跟以前相比大有改善。9年前,婦女工作是最吃力不討好的,簽個計生方面的協議,大家不僅不愿意簽,偶爾還會惡語相向,覺得婦女干部沒事找事。余柳鴛說,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時她還偷偷抹眼淚了,雖然說三道四的人不在多數,但心里難免委屈,當時要不是丈夫的鼓勵支持和村干部的勸說,她肯定放棄了。然而這么多年堅持下來,倒是頗有一番感悟,工作雖難,但在這過程中收獲也不少,尤其是多年經營出的“姐妹情”。
前幾年,村里有一位詹女士,因為平時丈夫不在身邊,上環、婦檢都覺得沒必要,通知檢查也不去。得知這個情況后,余柳鴛便趕到她家進行勸說,告訴她其中的利弊,用真誠感動了詹女士,隔天就去醫院上了環。在農村,婦女參加健康檢查的機會很少,意識也不強,大多數婦女都是感覺不適的時候才去醫院檢查,以致小病拖成大病,最后不僅難以醫治且花費高。為了提高農村婦女的健康意識,降低婦女疾病的發病率,一年兩次的透環婦檢顯得尤為重要。村婦代會都會借此機會向適齡婦女發放宣傳材料,鼓勵大家對自己身體負責,及時參加健康檢查。
如今橫大路村的婦代會工作開展得一年比一年好。在家的婦女都會及時趕來參加,每每這個時候,村里會議室都是人滿為患,一些年紀大的人也會來湊湊熱鬧,聽聽課,了解計生方面的健康知識。“只要真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相信今年我們的婦女工作會更上一層樓。”余柳鴛自信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