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地全面啟動殯葬改革
經過近一個月的集中整治,安地鎮“三沿五區”墳墓整治工作于近期告一段落,目前已搬遷墳墓45穴,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以前已故親人葬在山上或田里,既浪費了土地資源,又破壞了環境美觀,而政府出資建起的生態公墓既整潔美觀,又方便祭掃。”延嶺腳村的書記吳根生第一個響應墳墓整治號召,主動將自家的4穴墳墓搬遷到了鄭宅垅靈山公墓。他告訴記者,安地鎮是仙源湖度假區所在地,墳墓的存在與優美的景區環境很不協調。而通過墳墓整治工作,改善景區環境,對促進當地鄉村旅游發展、帶動老百姓發家致富都會起到作用。
此次整治的重點區域是仙源湖度假區開發涉及的回坑、安地、新垅、上干口、黃桑園5個村以及鄭宅垅靈山公墓涉及的延嶺腳、小同、馬畈坑、鄭一、鄭二和東周6個村。為了切實抓好這項工作,安地鎮將墳墓整治工作列入村干部年終考核,層層分解目標責任,將各村書記、主任列為第一責任人,確保領導到位、時間到位、精力到位,推動全鎮整治工作順利開展。
據悉,安地鎮2010年被列為全區5個殯葬改革試點鄉鎮之一,鎮黨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墳墓整治工作。近年來,該鎮加大投入,先后建成安地、回坑、黃桑園等8個公益性公墓。投資100多萬元,建成延嶺腳、小同、馬畈坑、鄭一、鄭二、東周6村聯建生態公墓,墓穴規模達930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