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的版圖上,有兩個和“瑯琊”相關的地方很有名。一個在山東的膠南,古代瑯琊郡所在地。另一個在安徽的滁州,就是歐陽修在《醉翁亭記》里所寄情的瑯琊山了。而在純美的白沙溪畔,也有一座名為瑯琊的江南小鎮。
瑯琊鎮很小,但卻很古老。這座小鎮已經久遠的讓人模糊了它的前生,從何時開始建制?因何名為瑯琊?問遍古鎮上的白胡子老人,也無一人知曉。這不知出處的瑯琊古鎮多少年來一直雄踞在南山關隘,每到集市之日,山民們就會把捕獵的野豬、黃麂、雉雞、溪魚、茶葉、棕葉等拿到小鎮上,然后再換回一些油、鹽、米、醋等日用品,繼續回山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在瑯琊古鎮的中心,長著兩棵遮天蔽日的巨大老樟樹,在老樟樹的旁邊,有一位啞巴老爹在經營著他的小茶館。每次和父親流浪到瑯琊,我們都會進去喝杯茶,然后在江湖藝人講述的類似“秦瓊賣馬”、“楊志賣刀”等落魄英雄人物的故事中,找一些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慰藉。水壺的蒸汽和茶客們抽的旱煙濃烈地交織在一起,煙霧迷離中,落難英雄的境遇在說書藝人的講述中開始了峰回路轉。幾乎每一個故事,最終都會有一個完美的結尾,但聽客們卻依然會在不同的故事、相同的結局中虛驚一場。
多少年后,那股經由爐膛散發出來的柴木清香,依然難忘。而從說書藝人講述的人物故事中,我卻多少汲取了一些抵抗命運的力量。
在瑯琊古鎮的北邊,有座清秀的瑯峰山,山峰不大,卻是巖奇石秀,步步皆景。尤其是山上一道名為“雙扇門”的地方,宛如兩扇巨型石門凌空于絕壁之上。雙門之間寬不足一米,退后一步是滔滔溪澗,前行一尺則頭頂懸峰,人行其中,驚險無比。每到白沙老爺的誕辰日,山上的白沙廟香火繚繞,不絕于人。也算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的名句了。
如果說瑯琊古鎮是南山的守門人,那瑯峰山則稱得上是瑯琊古鎮的守護神了。其前臨平原,后倚高山的獨特地理位置,似一道天然的屏障和分界線,千百年來一直守衛著小鎮百姓的安寧。
對于世居瑯琊的老百姓來說,瑯峰山也是一道心理之峰。是歸山安貧樂道,還是出關橫刀躍馬?只不過,太多案例告訴我們,有時候退隱未必失守,前行也不見得風光。
人的一生中,總有山重水復和跌宕起伏的時候,也許就在你心灰意冷、萬念俱滅之際,命運的瑯峰山就會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
人生有時若瑯琊,行到峰回處,恰在路轉時。所有的進退得失,行到最后,都是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