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白沙溪畔的古方村,有一座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洞山寶塔”。這座磚石結構的空心塔,六角七層,高聳云霄。塔身層層內斂,壁畫精美絕倫。尤其是拱門上“聳壑昂霄”四個字,遒勁雄渾,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滄桑。在這一望無際的田野上,猛然間有一座古樸莊嚴的寶塔映入你的眼簾,這份驚喜,比稻浪翻滾的田園,更為誘人!先不說先人們建造這座洞山寶塔的風水作用,單單是這一溪一塔和周邊原野、村舍之間的完美搭配,就不得不贊嘆這古人的審美情趣,實在是優于今人許多。
古方是白沙溪畔的大村落,關于這座洞山寶塔的來歷,多與這個村莊的朱氏家族有關。而關于這座洞山寶塔的傳說,則多與此地的風水學說和家族興衰有關。這些亦真亦假的傳說,給古老的洞山寶塔披上了一層頗為神秘的色彩。在古方村,有一條東西走向的老街穿村而過,遍布兩邊的小酒館里,你隨便問一個本地人,他都會自豪地告訴你關于這座寶塔的前世今生。這些傳說中最被人提及的,就是關于古塔藏寶的故事。據說在八月十五月圓之夜,當滿月升空至洞山寶塔的頂端時,清風就會搖響六角檐上的銅鈴鐺,鈴聲清脆,聲傳村野。在一曲由六角鈴鐺搖出的“白沙古樂”聲中,傳說中的月光寶盒就會隨聲出現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白沙溪和洞山寶塔的交情,恰在那一泓終年不涸的溪水間。溪水用倒映之情映照著寶塔,寶塔則用一曲鈴音相報溪水。這份默然相契的淡泊,再豐厚的月光寶盒,我想也會相形遜色的。
人生太過悲涼,生命也是稍閃即逝。紅塵中多少恩怨,都抵不過時光的慢慢消磨。喧囂了太久,我們的耳根和大腦已堆積了太多的雜音和雜念,如果哪一天機緣正好,你剛好路過洞山寶塔,不妨去靜靜地聽一聽洞山寶塔所搖響的那一曲清世濁塵的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