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婺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朱匡紀
一個優秀的疾控人應該是什么樣的?作為婺城區拔尖人才的朱匡紀給了我們一個標準答案。從事疾控工作31年,他始終保持著巨大的工作熱情,把千萬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裝在心里,用嘔心瀝血的工作踐行自己的崇高信仰。他是防止傳染病的專家,是直面疫情的戰士,更是心懷仁愛的醫者。
2001年,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由原縣衛生防疫站拆分而成立,當時各方面條件都異常艱難,實驗設備落后、辦公條件差、專業人員少,工作到了舉步維艱的程度。朱匡紀頂著壓力挑起重擔,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工作項目和項目資金,既為疾控中心積累了豐富的疾病控制技術資料,又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工作經費的不足,使婺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事業進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疾控中心的首要工作任務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2003年非典爆發,朱匡紀視疫情如敵情,有了情況總是沖在最前面。他的同事們都還清楚地記得,那段時間的朱匡紀,因為連續熬夜工作,眼睛里經常掛滿了紅血絲。他夜以繼日地守衛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把辦公室當成了另外一個家,“下班”這件事被完全拋到腦后,連愛人不慎摔傷造成小腿骨折,他也無暇照顧。
2009年甲流席卷全球。我區中小學校流感樣聚集性疫情報告頻發,朱匡紀帶領應急小組不分晝夜,奮戰在甲流防控斗爭中,有一天他連續處理了6起疑似甲型H1N1疫情,夜里繼續在單位寫調查報告,等他完成報告時已到天明,剛合上眼準備睡覺,疫情電話響了,他二話不說又出發了。最終防控中心及時完成了對患者的流行病學調查、疫點處理和密切接觸者調查等各項任務,共處置學校流感樣聚集性疫情73起。
長期的疾控工作實踐,讓朱匡紀積累了豐富的疾病控制工作經驗,同時他也深知,要對付猶如洪水猛獸般的疫情,并做到防患于未然,科研能力必須過硬。他帶頭鉆研業務知識,不斷吸收國內外最新的專業動態,通過三十一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朱匡紀在科研的道路上闖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他主持的《綜合措施防制流行性出血熱的研究》和《金華市婺城區居民死亡模式變化趨勢及潛在壽命損失研究》科研項目,分別被評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醫藥衛生科技創新三等獎。同時,他還主持了布魯氏菌病防治監測、地方性氟中毒監測、肺結核病控制項目等10多個國家或省級疾病預防控制項目工作。撰寫并在國家、省級專業刊物發表了20余篇學術論文,其中5篇被評為歷屆省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
人們常說“醫者仁心”,短短四字中承載的卻是深沉的愛、犧牲和奉獻。在朱匡紀三十一年的疾控生涯中,對崗位日復一日的刻苦和堅持,對生命一點一滴的守護和關懷,無不讓人欽佩和動容。如今的朱匡紀已是榮譽滿身,金華市名醫、婺城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婺城區勞動模范等多重身份之下,恒久不變的是一顆仁愛之心,一份對疾病控制事業的忠誠和執著。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