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一個玩具車、一個布娃娃、一雙運動鞋……這些小小的“六一”心愿對大多數城里的孩子來說并不難實現,而在婺城區民工子弟學校的460名孩子的眼里,這些卻是難得的六一節禮物。5月16日,本報開通了“民工子弟·六一圓夢”公益行動的圓夢熱線電話后,越來越多的讀者加入到圓夢的行列,共同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愿望而努力——
昨天上午,當記者走進婺城區民工子弟學校時,孩子們正端端正正坐在課堂里學習,時有讀書聲朗朗入耳,操場東面一塊10平方米的心愿墻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各式各樣的心愿和夢想:送給媽媽漂亮的裙子、一本有趣的故事書、一塊美術畫板、和家人一起過周末……
“我想要一個鬧鐘,這樣就不用讓爸爸媽媽起早摸黑來叫我們起床了。”三(2)班的趙祎萌是個來自河南的小姑娘,在家中排行老二,有個14歲的姐姐和7歲的弟弟。一家人住在婺城區七里殿社區。做裁縫的媽媽和在廠里打工的爸爸,不能耽誤自己干活,又要保證孩子們準時上學,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床給三個孩子打點,6點多叫醒孩子吃過早飯,才匆匆出門工作去了。懂事的趙祎萌心疼父母太操勞,她希望有個鬧鐘來代替父母的“叫早”任務,讓爸爸媽媽早上能多睡會兒覺。
老家江西的李紫珊今年8歲,長得瘦瘦小小的,梳著兩根小辮兒,見到記者怯怯的,不大敢說話。在心愿墻上,她說想要一只玩具小熊。喜歡毛絨絨的玩具是小女孩的天性,但李紫珊的理由聽了卻讓人有些心疼:“我想要一只小熊和我一起睡覺。這樣,我睡覺的時候就再也不會害怕了。”原來李紫珊的父母都在洪源菜市場做賣菜的生意,每天起早貪黑的,忙起來就是一整天,常常是孩子都睡了,他們還沒有收工回家。除了上學路上和晚飯時間,李紫珊幾乎見不到父母的面,不能在爸爸媽媽的催眠曲中進入夢鄉的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要一只小熊每晚陪她入眠。
從沒有過過六一節,也沒有收到過六一節禮物的王大利沒有為自己提任何要求,卻把這個可以實現心愿的“專屬”機會送給了弟弟,“我想要一個書包,送給我的弟弟,因為弟弟的書包已經縫過好幾次了,他想要一個新的書包,但是不敢對媽媽說,因為媽媽上班辛苦,所以我想要一個男生書包。”
據了解,目前學校已經準備了一筆專項資金用于達成孩子們的心愿,有的老師更是自發主動的為學生們提供了很多幫助,對于學校和老師力所不能及的部分。
親愛的讀者朋友,您愿當“圓夢天使”嗎?如果您想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圓夢,我們誠邀您認領這些心愿(聯系電話:13505798387),或許您的一個幫助,可以滿足孩子們一個小小的心愿,讓他們過一個快樂的兒童節。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