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畫家、攝影師梅安才
山水畫家
如果這兩天信步雙龍,指不定還能在雙龍洞口、吟風橋邊遇上畫家梅安才正在揮毫潑墨,創(chuàng)作新畫。這次畫家梅安才應雙龍電站賓館總經(jīng)理杜建能之邀,把臨時畫室搬上了雙龍。林海莽莽,水流潺潺,山清水秀的雙龍勝景自是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好素材。十年前,梅安才創(chuàng)作的三十多幅山水畫進入剛落成的雙龍電站賓館,這些精湛傳神的設色青綠寫意抒情山水畫,作讓每個住進雙龍電站賓館的游客欣賞,這也成為了賓館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雙龍山美水美,文化底蘊更是深厚。如今,十年過去了,畫家梅安才借此機會來再次體驗生活,感受金華山水的人文氣息,收集更多的素材,為創(chuàng)作大型金華山景秀山水畫做準備。
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的梅安才,曾任金華市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現(xiàn)為北京·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藝委會學術委員、一級畫師、中國國畫家協(xié)會理事、梅安才長期在文學藝術界任職,創(chuàng)作和出版了不少繪畫作品。上世紀90年代初,梅安才便潛心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一直筆耕不輟。引起大家關注的是在1999年,他創(chuàng)作的一幅六尺設色山水畫《富春之歌》,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的共和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50年研討會上榮獲一等獎。2000年6月,他的山水畫《水送山迎入富春》、《春江瀲滟歌千里》、還歸富春山》系列作品入選世界華人藝術展,并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其中《水送山迎入富春》獲得銅獎。自此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梅安才。他筆下的畫靈動清新,吸收了大自然的靈氣,而色彩又極具時代氣息。頗具精巧的構思,蒼翠秀麗的山水在梅安才淋漓的墨筆下間鋪開千姿百態(tài),讓人印象深刻。
藝無止境,天道酬勤,畫承傳統(tǒng),入古出新,近年來,梅安才又創(chuàng)作出了不少富有特色的山水畫,既有清秀俊逸的青山碧水,又有濃墨重彩的山巒疊翠,無不刻畫細膩。去年,他精心創(chuàng)作的六尺設色山水畫《富春江山水》,遠渡重洋,到美國休斯敦,作為文化厚禮以賀美籍華人創(chuàng)辦的大型觀光會所開業(yè),這既向世界傳揚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也展示傳播浙江山水美景。今年在雙龍景區(qū)新創(chuàng)作的寫意大山水畫,線條蒼勁,構圖氣勢磅礴,視覺曠遠綿邈,畫面靈動清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的詩情意境讓人印象深刻,也展示出畫家扎實的繪畫功底,以及對中國畫筆墨技法長期錘煉的收獲。梅安才堅持自己以書入畫的風格,多年來堅持練寫著名書法家懷素的狂草。梅安才說:“學傳統(tǒng),但必須入古出新,筆墨當隨時代。”既保留中國傳統(tǒng),又兼具時代的色彩美感,梅安才獨特的設色水墨寫意山水畫,不斷受到青睞并逐漸向世界傳播。最近,他又接到實業(yè)家楊先生之約,創(chuàng)作兩幅設色山水畫作品,作為文化藝術禮品,進入歐洲境內(nèi)。
藝術攝影家
說起梅安才的另一個身份,他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高級攝影師,在攝影藝術方面也造詣頗深。今年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景秀金華》便是梅安才攝影藝術的代表作。這本由市旅游局主編“金華旅游文化叢書”,由梅安才擔任總攝影兼畫冊編著,是金華市第一本以純山水風景名勝全方位展示金華旅游資源的大型彩色藝術攝影畫冊。《景秀金華》一書匯集了200多幅原創(chuàng)攝影作品精品,以大寫意的風格描繪了金華境內(nèi)的主要風景區(qū),藝術展現(xiàn)了金華優(yōu)美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其中關于婺城風采的篇幅達四十多頁。雙龍洞、九峰山、古子城,這些我們熟悉的風景,在梅安才的鏡頭下別樣美,更是將“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的神韻和風采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為編著《景秀金華》,2009年起,梅安才深入各縣(市、區(qū)),在不同的季節(jié)以藝術家的眼光拍下無數(shù)金華山川水秀的精彩瞬間。這些精美的作品背后,飽含的是攝影的艱辛。為了拍出一幅好作品,常常要反復比較,反復拍攝。畫冊中的尖峰山與以往的照片大有不同,作品中的尖峰山?jīng)_破北山的山脈線,氣勢恢宏。這幅作品是在梅安才拍攝的一百多張照片中甑選出來。夏天的九峰山很美,梅安才不顧天氣炎熱,在九峰山上上下下不止十次,每次一到山上,衣服早已經(jīng)濕透。創(chuàng)作北山攝影作品時,梅安才便在北山住了下來。每天早上四點,天剛蒙蒙亮的時候梅安才就已經(jīng)出發(fā)前往山頂?shù)谋P前村。日出的景象不過十分鐘,連續(xù)幾天的四點鐘起床都只為了在這十分鐘內(nèi)能拍出好的作品。為了拍出明清宮苑的氣勢磅礴,梅安才則爬上了明清宮苑后面的屏巖洞府,硬是在沒有路的山里,找到最佳的拍攝點。
成功絕非一蹴而就,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沒有多少人接觸相機的時候,梅安才已經(jīng)開始了攝影。起初,梅安才拍攝的照片最多的是提供給報社,作為新聞圖片使用,有時候也會發(fā)給電視臺,以照片配文字的口播新聞形式播放。1983年,梅安才成為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浙江分會會員。創(chuàng)作熱情高漲,梅安才以他的鏡頭記錄了雙龍洞、八詠樓、天寧寺、婺江等秀美風光。1985年,他還將婺州風光搬上了掛歷。當時,名人書畫還沒有開始流行,掛歷很受歡迎,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墻上掛掛歷。那時候的掛歷、年畫都是以塑料薄膜印畫為主,寫實、唯美的婺州風光掛歷一經(jīng)推出,格外搶眼。1997年開始到2007年,梅安才又連續(xù)十一年擔任《金華市志》的主攝影。
攝影和繪畫相輔相成
繪畫是臨摹自然的視覺藝術,而攝影是把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用梅安才自己的話說,繪畫和攝影是姐妹藝術,兩者相輔相成。三十年來一直從事繪畫和攝影,梅安才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對兩者的運用頗有心得。畫山水,拍山水。將繪畫藝術的構圖、意境、色彩運用于攝影,拍出來的照片本身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而背著相機踏遍青山,吸取大自然靈秀之氣,感悟天地,用攝影記錄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的美景,通過這樣的方式收集繪畫的靈感、素材,運用于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山水也更顯靈動并具有時代的氣息。也正是如此,梅安才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優(yōu)秀的山水畫和攝影作品,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用鏡頭記錄金華,拿畫筆描繪金華,這就是梅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