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伴隨著陣陣秋風,婺城區來料加工十周年展示會“臨盆在即”,區婦女代表大會也緊隨其后,這讓獲得區領導高度評價的羅店鎮婦聯主席金鴛鴦喜上眉梢。近年來,羅店鎮婦聯率領一批紅色娘子軍,發揮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風風火火地走出一片創業致富新天地,使婦女真正頂起了羅店的“半邊天”,雖然過程中飽嘗艱辛與挫折,但終能在這個九月品到豐收的碩果,“娘子軍們”都由衷地開心。
事業 來料加工里綻放的“女人花”
2002年之前,羅店僅是一個依靠工業和特色農業為發展的鄉鎮,羅店的婦女們,大多閑置在家,窸窸窣窣的麻將聲和乒乒乓乓的炒菜聲成為她們生活的主旋律。在她們單調而又充滿油煙味的生活中,似乎從未想過自己會與“事業”掛鉤。
2002年,在區婦聯的帶動下,“來料加工”這個陌生的行業第一次走進了羅店婦女的視線。面對這種勞動強度不大,生產方式靈活,既不誤農活,又可兼顧家庭的工作,羅店的女人“沸騰”了。不少下崗女工、農村婦女紛紛做起了來料加工,她們在家門口三五成群地邊拉家常邊編織,不僅增加了收入,思想也隨之改變。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追尋自己的事業,“走出去,一枝花”成為她們新的生活寫照。
方菊仙是羅店鎮西旺村的一名普通農婦。從小與大山、田地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輕時也曾渴望能有一番作為,但由于文化水平低,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苦勞作。直到有一天,她接觸了來料加工。6年來,通過勤學苦練她成為來料加工人員中的佼佼者,不僅實現了自我價值,每年還能拿到上萬塊的收入。用她的話說:“農村婦女也能為農村小康化建設推波助瀾了。”
“區來料加工十周年展示會就要開了,最近都在忙著收集作品。”踏入羅店鎮婦女主席金鴛鴦的辦公室,她正忙著整理從村民手中拿來的頭繩、錢包、消防服飾…一堆大大小小制作精美的成品讓人眼花繚亂。金鴛鴦說,她準備搜集十幾個作品交上去,讓外鄉人見識見識羅店婦女的魅力。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金鴛鴦看著來料加工一步步發展壯大,自豪之情自是溢于言表。“雖然相比其他產業,來料加工掙的只是‘蠅頭小利’,但對于廣大婦女來說,來料加工卻是她們事業的第二春。”積極宣傳、組織培訓、挖掘培育典型、爭取貸款、聯系企業…通過婦聯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來料加工在陣陣“女人花”的幽香中風生水起。最值得羅店婦女“偷著樂“的是,來料加工不僅解決了她們的就業問題,還帶動了一大批男性在家門口自主創業。
金鴛鴦介紹:今年1至6月,全鎮從事來料加工人數857人,大小經紀人20名,已發放加工費254.8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53.1%,下一步,鎮婦聯將繼續扶持來料加工行業,讓羅店婦女的“事業”越做越大!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