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媽媽”吳菊萍、義務修水管的“小馬哥”、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志愿者……他們組成了這座城市,也用自己的行為書寫著這座城市的價值觀。
杭州開展的“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引起了中央和省、市媒體的廣泛關注。近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組專程來杭,采訪我市在開展“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中的做法、經驗和成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坤明在接受《焦點訪談》記者專訪時說,我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深入開展“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促進城市更加全面和諧的發展。
“我們的價值觀”的杭州實踐
“我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突出群眾性,強調實踐性,體現導向性,使主流價值觀深深地扎根在大家的心里,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而在杭州,它有一個更加通俗、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我們的價值觀”。
“現代社會并不缺乏善和美的東西,但是要有土壤、有氛圍、有引導。而通過開展‘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正是為了形成一種導向,使我們這座城市和每個人都有更加正確、更加美好的追求,從而促進城市的發展和人的發展,”對于開展“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的初衷,黃坤明這樣說道。
正如在命名時著重突出了“我們”,“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在與群眾的互動上下足了功夫——面向全國征集“我們的價值觀”主題核心詞、圍繞“我們的節日”每個月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活動、舉行道德模范巡回報告、舉辦杭州首屆學習節等等。
黃坤明表示,杭州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突出群眾性,強調實踐性,體現導向性,以此形成好風氣、好環境,使主導的主流價值觀深深地扎根在大家的心里,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向文化引領深入
“只有每個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都得到了提升,而且更加自覺地追求先進的文化,城市才能更有活力,城市的競爭力和軟實力才能得到提升。”
2011年9月1日,“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的一項重頭戲——首屆杭州學習節在運河畔拉開帷幕。
與此同時,年初召開的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將著力建設學習型城市、創新型城市、生態型城市,著力打造安居樂業示范區、城鄉統籌示范區、人文法治示范區。學習型城市被正式寫入未來5年杭州的幸福藍圖。
“一座城市的學習之風是衡量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建設學習型城市,正是杭州從以價值導向引領城市發展到以文化引領城市發展的一次深入,”黃坤明說。在他看來,無論是學習型城市建設,還是打造人文法治示范區,其本質和核心正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目的是通過文化引領提高市民的整體素質。
“杭州是一座經過傳統文化浸潤,又充滿著時代精神的城市。我們要弘揚時代精神,使我們的城市更有凝聚力、更有感召力、更加明確前進的方向,促進每個市民更加全面的發展,這是我們城市發展最重要的動力。”黃坤明說,只有每個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都得到了提升,而且更加自覺地追求先進的文化,城市才能更有活力,城市的競爭力和軟實力才能得到提升。
所謂涓涓細流,九九歸一。如今,漫步運河畔,隨處可見“流動書吧”、“河畔書屋”,市民隨時隨地閱讀的情景,展現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漫步杭州街頭,滿街無人值守的公共自行車,表明了誠信在市民心中的分量;在斑馬線前不約而同停下來的車輛,讓人真切感受了這座城市的尊重與溫暖……
“我們正在努力建設一座文明城市、和諧城市,一座積極向上、向善的城市。我們既要增強幸福感,還要增強和諧度,既要有風光更要有品質,既要管理有序更要整個城市素質的提高,以此促進城市更加全面和諧的發展。”
黃坤明動情地說,“希望杭州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僅是美麗的風光,還有濃厚的文化氛圍、市民文明的行為和由衷的笑容。”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