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農民畫家”豐旭東
編者按:總有那么一些人的經歷讓人嘆然,總有那么一些人的堅持令人感動。有一些人,上蒼沒有給予他們多好的家世和外在,但他們仍然用自己堅定的信念,滿腔的熱情,在人生路上繪出不一樣的風景。
湯溪鎮高義村的豐旭東是一名“農民畫家”,他對畫畫有著令人難以理解的貪、癡、戀,也是基于這一份熾熱,現年53歲的他成了金西鄉間有名的“畫師”,他說他還有一個夢想——為金西本地的文化傳承、藝術培育出一份力。
一年之約
接到豐旭東的電話,甚為突然,卻不驚訝。因為猶記著和他有一個一年之約。
一年前,在一次去開發區某企業采訪的時候,偶然結識了豐旭東,當時,他是那家企業的裝飾畫打樣師傅。記者發現,他和別的流水線上的繪畫師傅不一樣的是,作起畫來特別投入和認真,再看他的作品,顯然有著較為深厚的繪畫功底。細問之下,他告訴記者,他不僅是一個繪畫愛好者,而且多年來一直堅持畫畫,并曾經也頗有知名度。他問記者要了聯系方式,并說一年之后希望能聯系做一個報道,為自己正在籌劃的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一年期約即滿的時候,果然接到了他的來電。
如約而至,在一個天氣晴好的下午。記者尾隨豐旭東來到湯溪鎮高義村的家,這是當地農村常見的兩層青磚白墻的小樓,青灰色的水泥院落,剛被雨水沖刷得很干凈,磚頭、竹竿、鋤頭隨意堆放在院墻底下,幾株結得正密實的橘子樹在院子邊上彎下腰,惹來幾只閑步而來的公雞啄食。唯一和別家不同的是,豐家大門后的墻上繪著頗具創意的八卦、寶劍之類的辟邪圖案,豐旭東憨憨地笑著說,這是自己畫著玩兒的小東西,難登大雅之堂。記者看來,一個已經把繪畫融入生命的人,難免在他的生活細節里,也與此為伴。
等進了屋,記者才開始打量豐旭東的模樣。一年前對他的印象已經模糊,眼前的豐旭東乍一看很難讓人與“畫家”兩個字扯上聯系,其憨厚的長相加之略顯急躁的脾氣甚至讓人覺得有些偏執。但也許就是這一份偏執讓他能夠一如既往地堅持。
豐旭東的“畫室”設在進門后右手邊的房間里。只見房間四面墻上掛滿了他自己的畫作;地板、柜臺、椅子上則鋪滿了畫紙和裝訂好的油畫板。一幅似乎剛剛完成的油畫《迎客松》擺放在柜臺最明顯的位置。“畫這樣1.2米×0.8米的一幅畫,大概要3天時間,我的收費是500元左右。”豐旭東告訴記者,自己不久前從企業離職了,現在在家專職給人畫裝飾畫。好在他在鄉間也還頗有些知名度,找他作畫的有自己找上門的,也有鄉里人互相推薦的。
而豐旭東的畫也沒讓買畫的人失望。記者細瞧這幅《迎客松》,用色大膽,筆觸老練,構圖巧妙,惟妙惟肖,不失為一幅好的油畫作品。談及豐旭東的畫作,他也少了初見的局促,開始滔滔不絕地給我們介紹。他起身拿出一幅幅早年間繪制的畫作,一一向我們展示,并向我們說起了他的故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