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每逢周六、周日,夜幕降臨,白龍橋鎮葉店村的老祠堂內就會傳來陣陣歌聲。在人們的印象中,祠堂是用來祭祀祖先、辦理各項宗族事務的場所,但如今在葉店,平日里沉寂安寧的古老祠堂一到周末的夜晚,就會成為歡樂滿盈、歌聲繞梁的卡拉OK廳。
為進一步豐富村民們的業余生活,葉店村今年投資了5萬多元在老祠堂中添置了卡拉OK演唱設備,使村民在勞作之余也能享受唱歌帶來的樂趣。設備一經安裝,就引起了村民們濃厚的興趣,無論男女、老少,大家爭先恐后地來到老祠堂一展歌喉,久久不肯離去……
土色土香的農民文化,鬧起來還真熱鬧。“加油、加油,陳大姐,我們支持你……”雖然有的人唱歌并不動聽甚至常常走調,但“粉絲”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掌聲、加油歡呼聲不斷。“正在唱的那人就住我隔壁,當了多年的老鄰居,這還是頭一回見她唱歌的樣子,不管唱得好不好我都會捧場,重要的是圖個開心。”人群里充當觀眾的葉秀蘭笑瞇瞇地說。
“農村里唱歌不用再羞答答地藏著、掩著了。”70多歲的葉錦林一直很喜歡唱歌,但苦于沒有合適的場所讓他放歌一曲,“年紀大了,還整天‘咿咿呀呀’的,顯得不正經。”久而久之,他就把唱歌的愛好壓在了心底。“現在好了,村里有了卡拉OK廳,鼓勵大家都來唱,我也敢大聲唱出來了。”葉錦林說。
可別小看農民,他們也會時下最流行的神曲。“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說話間,上場的周小卉唱起了《最炫民族風》。她說,她還會唱很多流行歌曲,就連一些外國歌都會哼上幾句。
卡拉OK一周向村民開放兩晚,既豐富了村民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又倡導了健康文明的休閑方式,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村民王桂芝樂呵呵地對記者說道:“大家聚在一起唱唱歌,心情也好多了,搓麻將、打牌都不愿意去了。”“不唱不知道,一唱嚇一跳,農民中還有不少文藝人才呢,可以把他們吸收到基層文化隊伍中。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土生土長的農民,特別有感染力,能帶動一批人。”葉店村老年協會副會長葉益善透露,快到年底了,葉店村正在積極籌備歌王大賽和春晚,常常來唱卡拉OK的村民中,有很多就是為了登臺表演在做練習。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