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維權“關口”前移
“治病”有效轉向“防病”
日前,記者從婺城工商部門了解到,今年以來,婺城區工商分局、消保委根據婺城實際,積極創新消費教育引導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搭建消費教育平臺,豐富消費教育內容,進機關、進商超、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消費教育大講堂”活動,將消費維權“關口”前移,由“治病”有效轉向“防病”,更好地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將消費教育平臺前移到起點,將學生列為消費教育重點,婺城工商先后在白龍橋實驗中學、湯溪九峰職業學校建立了“青少年消費教育基地”,定期開設消費教育講座;在金華市青春中學建立了“維權小衛士”崗,聘請10名初中學生為婺城“維權小衛士”,定期到沃爾瑪、銀泰等大型商場超市參加消費體驗活動,現場體驗學習消費知識。同時,各轄區工商所,區消保委分會經常性的利用各種機會對轄區內的中小學發放消費宣傳資料,宣傳相關法規和消費知識。通過消費教育和引導工作,使學生從小樹立先進的消費理念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方式,逐漸成為“聰明的消費者”、“自立的消費者”。
由于社區里大多為老年消費者,處在消費鏈條的末端,為引導老年消費者更新消費理念,改善消費預期,避免盲從跟風式消費,婺城工商開展了消費教育進社區活動,先后在8個市中心社區居委會建立了消費者監督聯絡站或受理投訴咨詢服務點,根據實際需要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隨時開展消費教育活動。同時,消費維權品牌“老周消費維權工作站”也通過新聞媒體以“老娘舅”的形式向廣大老年消費者宣傳了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以及消費時應注意的問題,使老年消費者逐漸成為“成熟的消費者”、“明智的消費者”。
婺城農民消費者占全體消費者的三分之二,量大面散,是消費教育的難點,婺城工商先后在17個鄉鎮建立了農民消費維權工作站,對維權工作站全體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并通過在各行政村設立黑板報,散發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定期的消費教育。遇到農忙季節,積極利用工商“紅盾護農”平臺,組織各農村消保委工作人員到地間田頭向農民宣傳種子、農藥知識,并現場受理農民消費者投訴。在315期間,組織文藝下鄉,用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使農民消費者逐漸成為“有自我保護意識的消費者”、“有信心的消費者”。
此外,婺城工商還進商超、進機關,抓住消費教育焦點、重點,開展教育活動,同時,還把“消費教育大講堂”辦成了“消費培訓堂”、“消費體驗堂”、“消費聯絡堂”和“消費維權處理堂”的“四堂一體”式模式,目前已有3000余消費者和經營者參加了“消費教育大講堂”活動,并以“消費教育大講堂”為載體,先后建立了一所“老年消費中心”、三所“學生消費教育園地”,二所“消費教育基地”,發放宣傳資料一萬八千余份,省、市、區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報道,產生了廣泛良好的社會影響,社會效果已凸現。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