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過了漫長的冬季,終于春暖花開了!這段時間,出門登山、下鄉踏青的人開始多起來,而山林、田間鮮嫩的野菜成了大家競相采擷的“戰利品”。更有一些人,把自己采摘的野菜視為珍品,認為這才是最天然有機的,因此,整個春季樂此不疲地四處“尋獵”。其實,采摘野菜也存在風險,所以建議大家念一念這篇“安全經”。
小心田間“毒野菜”
前兩天,有網友告訴記者,她乘周末去鄉下的田間地頭,用剪刀剪了不少野生馬蘭頭和薺菜,拿回家炒著吃了,大人沒出啥問題,6歲的小女兒又吐又拉,折騰了一個晚上。經朋友提醒,她懷疑那些野生馬蘭頭或薺菜含毒。幸運的是,她的小女兒身體沒有大礙,但她想提醒想去摘野菜的市民:長在農民田地里的野菜,最好先了解一下有沒有灑過農藥再采摘,以免不慎摘到“毒野菜”。
對此,一位經常在春季到蘭溪門菜場賣野菜的羅大媽介紹,現在農村除草普遍用“草甘膦”,這種農藥剛灑上去時無法辨識,兩至三天后能讓雜草變得枯黃。因此,成片草枯黃的地方,肯定不能摘野菜。可是,為了防止自己采摘野菜的地方剛灑過“草甘膦”,建議大家先向附近的農戶問一問,確定無毒再“下手”。當然,羅大媽爽快地教了給記者一個小竅門:“農民基本上不會把農藥灑到溪水里,所以溪流兩側的野菜不僅野嫩,而且不會含毒。當然,溪邊有些被改成菜地的,仍有可能灑農藥,需要多注意。另外,雨水會影響農藥效果,因此,天剛放晴,草木上的水珠未收之際,采摘的野菜相對安全。”
另外,春雷過后,地衣(也叫“地木耳”)生長茂盛,有些細心的人會發現,長在某些田里的地衣又黑又大朵,這其實與它吸收了尿素等成分有關。真正有機、天然的地衣多長在巖石上,顏色偏黃。不過,“尿素地衣”經開水淖后,顏色也會偏黃。這種辨別天然地衣的方法,同樣適用市民到菜場購買時使用。
另外,醫生建議市民,到野外采摘野菜后,不論能否保證無毒,建議用清水加一至兩把面粉,浸泡10至15分鐘,然后再進行烹飪食用。因為清水可以稀釋有毒物質,而面粉吸附作用較強,也能吸收有毒物質,兩者配合使用,效果比較好。
注意野外蟲蛇毒物到野外踏青摘野菜,不小心被蛇咬了、被毒蟲叮了,這樣的鬧心事兒還真不少見。對此,生活在安地山區的杜大爺有妙招:帶上一根長木棍,再在手上、腳上涂上大蒜汁,身上帶點大蒜泥,可以起到驅趕蛇蟲的作用。
杜大爺介紹,蛇類基本上不會主動攻擊人,在山林間行走,先用木棍撥一撥,探探路,既可以及時發現蛇的存在,也能讓發覺環境有變的蛇類自行游走。另外,很多蟲類,包括蛇類都不喜歡刺激性的味道,對大蒜味、酒精味等敬而遠之。事實也的確如此,因為蛇的鼻子功能并不靈敏,但是它經常“吐舌頭”,就是俗話說的“伸出長長的信子”,通過信子的伸縮來粘連空氣中的味覺分子,一旦感受到蒜味、酒精味等刺激味道,只要不是在被攻擊的狀態,它一般會自行離開。需要提醒的是,民間有“蛇怕雄黃”的說法,這一說法其實沒有科學根據,蛇怕雄黃酒,那是因為它討厭酒精的氣味,并不是怕雄黃。因此,進出山林身上帶雄黃不能起到驅蛇的作用。
當然,野外的風險并不只在蟲蛇等毒物,特別是在山林間,隱患更多,在此建議市民到陌生的山林間春游或采摘野菜時,最好找一個熟悉地形的當地人當向導,以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