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人大組織代表視察并提希望
6月14日下午,婺城區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人大代表,視察了婺城區爭創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建設情況。人大代表們實地視察了湯溪鎮東祝小學、金華九中、環城二小,聽取了區政府關于爭創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情況的匯報,對我區的創建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菲菲,副主任許光明、諸曉東、王國平、邱開祥、王喜軍參加了視察,副區長方錦瑞陪同視察。
婺城區現有義務教育段學校小學53所,在校學生52774人,初中27所,在校學生20637人,在職教職工4609人,現已實現省、市教育強鄉鎮全覆蓋,小學、初中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100%。2004年通過浙江省教育強區評估,2008年被評為省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示范區。在爭創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建設中,婺城區委區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投入3億多元,在城鄉新建了婺城小學、婺城中學等中小學校5所,投入1000多萬元擴建了環城小學。2009年以來,累計投入25649萬元,完成校安工程項目267個。同時,積極扶持民辦教育發展,先后創辦了浙師大婺州外國語學校、金師附小榮光國際學校兩所民辦學校。2012年新招錄的89位教師全部分配到山區或農村學校,為農村學校輸入新鮮血液。
人大代表們認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建設是一項功德無量的大事,婺城區委區政府領導十分重視,做到制度有創新,經費有保障,設施均衡化,體現了師資、質量等多方面的均衡發展。婺城區教育名氣大,效果好,歷來是婺城區的一張金名片,特別是開展爭創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建設以來,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現全區的義務教育均衡區建設基本達標。代表們指出,軟件是學校發展中至關重要的因素,老師的素質關系到學校的發展,全面提升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這是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建議今后城鄉教育投入要均衡化,要加強薄弱學校的建設,實現城鄉師資共享,要逐步提高農村學校教師的待遇,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