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禮堂,對于年輕人來說,也許只是幾幢舊房子的概念,而對于許多年長一些的人而言,可是傳承著幾代人的記憶和故事。日前,記者走進位于白湯下公路旁的白龍橋鎮雙牌村,撲面而來的是清新的田園風,而村上剛建成的一幢“文化禮堂”,又新添了一股文化氣息。夜幕降臨,雙牌村村民們沉浸在歡笑聲中,文化禮堂里排舞開始跳起來了。
“以前一到晚上,除了在家看電視,就是在棋牌室打打牌。文化禮堂建成后,咱農民也有了自己豐富的‘夜生活’。”記者遇到了68歲的陳大爺,他面露笑意。老人說,自從文化禮堂建成,村民們都喜歡上了這里,這也成為了他們茶余飯后的好去處。
據了解,雙牌村文化禮堂是一個集講堂、禮堂、文體活動于一體,能夠滿足村民舉辦文化節慶、文化儀式、文體活動以及議事集會等功能需求。同時,也是村民的精神家園,用來展示村莊形象,傳承村莊文化。
去年,雙牌村投入資金,建造了占地200多平方米的農村文化禮堂。說起文化禮堂,雙牌村支書陳文華饒有興致地說:“每天村民都可以在這里閱讀、下棋,跳廣場舞,以后搞大一點的活動也有地方了。”
“我們看了村上的宗譜,體味了這里濃厚的文化底蘊。”上周,浙江師范大學的兩名志愿者來到白龍橋鎮雙牌村。連日來,她們都在這里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志愿者搜集村史,在雙牌村及下轄的五個自然村,留下了足跡和舞動的身影。“這些志愿者發揮他們的特長,為我們雙牌村整理村史、身邊好人好事等文字資料做了不少事,真的很感謝她們。”陳文華說道。
接下來,雙牌村將建立“五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村民展示村史、家鄉風采,刊登身邊的好人好事,在村民心中樹起道德規范。同時,文化“五廊”的建立,也是對雙牌村村莊歷史文化的梳理、傳承與延續。
“這里空氣好,又熱鬧。以后,村上的文化長廊建成后,又將多一個休閑的好去處。然后去禮堂里下下棋,或者看別人跳排舞,蠻開心!”村民們紛紛表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