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我們村將作為全市示范文化禮堂試點,我們就馬上著手文化禮堂建設了。目前我們在把改革開放以來村里取得的成就整理成文字配上圖片,制作成一個專欄,叫做‘成就廊’,這只是村文化禮堂‘兩堂五廊’建設其中的一廊。”這幾天,洋埠鎮湖前村支書金國球顯得特別高興,這里的村民將擁有一座屬于自己的文化禮堂。今年5月份以來,金西三鎮按照“實現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園”定位,分別啟動了“兩堂五廊”文化禮堂建設,以進一步完善農村基層文化服務設施,豐富農民文化生活,全力營造金西農民“精神家園”。
金西三鎮文化建設具有基礎好、起步早的特點,每個年代里都活躍著特色鮮明的文化活動。特別是近年來,三鎮依托金西大開發平臺,融入開發,大力發展農村文化建設,通過加大文化經費投入、加強文化基礎設施、發展文娛隊伍、深入挖掘湯溪古老民俗文化、積極保護文化遺產等系列措施,使三鎮農村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得到了不斷壯大,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如湯溪鎮,據統計,該鎮各村前后共投入了200多萬元用于文體設施建設,建成文化活動場地面積達11520多平方米,創建了市級文化示范村17個,市級文化示范特色村2個,省級文化示范戶2個。并在72個行政村里實現了村村都有文體隊,都有專門負責組織文化活動的文化員。隊伍的種類有老年腰鼓隊,青年排舞隊,還有乒乓球隊、籃球隊等。村里老年人在夕陽下翩翩起舞早已不是什么“難為情”的稀罕事了。
但隨著越來越多農民群眾對多樣化精神文化的需求,傳統的基層文化陣地也面臨著新的挑戰。為此,金西三鎮借力今年全省文化禮堂惠民工程的鋪開,以為民、便民、利民為原則,選擇群眾便于聚集、環境相對優美的村居主要區塊進行規劃建設,在文化特色鮮明、人口相對集中、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較好的中心村、古建筑保存完好的村莊,按照“兩堂五廊”(禮堂、學堂,村史廊、民風廊、勵志廊、成就廊、藝術廊)農村文化禮堂建設要求,大力開展文化禮堂建設,把文化禮堂打造成一個以禮堂、講堂、文體活動場所于一體的村級文化陣地綜合體,爭當全鎮示范,打造農民群眾的精神家園。
據了解,金西三鎮文化禮堂建設具有良好基礎,如此次試點中湯溪鎮寺平村徽派建筑古磚雕藝術和8座保存完好的古廳堂、鴿塢塔村畬族風情文化、千年古村中戴村和保存完好的古花廳,楊梅古村宅口村,冷水茭白村上葉村;羅埠鎮千年古村文化后張村和花園村;洋埠湖前村“尚睦”古建筑群和美麗鄉村讓宅村,成為文化禮堂建設的優先條件。
同時,金西堅持彰顯特色,充分利用農村自然資源稟賦,著力在文化禮堂的建筑風格、展示內容等方面形成特色品牌,力爭做到“一村一色”。如湯溪鎮結合5個村自身的發展特色,在原有的“兩堂五廊”定位擴充為“兩堂五廊兩館”,如多民族風情村鴿塢塔村增設“民情展館”和“畬族生活館”;在千年古村中戴村則增設了“鄉村博物館”、“圖書館”,豐富了“兩堂五廊”文化禮堂建設內涵,力爭示范。
目前,三鎮和各試點村已相繼建立了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領導小組,幫助各村挖掘歷史文化,全程指導具體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制定了扶持各村文化禮堂建設的相關政策。目前,中戴村、鴿塢塔村和花園村文化禮堂建設的“兩堂五廊”基本安裝完畢;其余7個村目前已完成效果圖設計,開始動工,正在進行資料、圖片、文字搜集整理,力爭文化禮堂建設今年年底前完成。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