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參加瑯琊鎮白沙盧村春泥計劃的張浩告訴記者:“窩在家里很無聊的,我的手還管不住自己呢,想拿起鼠標玩游戲,這次來參加暑期春泥計劃,既可以學到知識還能交到新朋友,而且這邊環境清涼舒適,還沒有開課的時候就盼著了,這個暑假我過得很充實。”據悉,今年暑假期間,瑯琊鎮先后共有26個村開展“春泥計劃”,覆蓋面達87%,惠及未成年人數達3112人。
為著力實施“春泥計劃”工作,深入加強未成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瑯琊鎮成立以鎮黨委副書記陳平為組長的“春泥計劃”領導小組,在明確活動的目的與意義下,要求各村加強“春泥計劃”的宣傳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因時制課等方式實施“春泥計劃”各項工作,做到宣傳好、部署好、落實好。同時,建立健全“春泥計劃”考核機制,把“春泥計劃”納入瑯琊鎮宣傳工作的考核內容,以內容健康、活動豐富、有效開展、臺賬健全為考核標準,加強考核。
除了以傳統的村辦公樓、籃球場等基本的活動場所外,瑯琊鎮黨委還鼓勵有條件的村莊建立未成年人活動室,利用未成年人活動室、農家書屋等場所進行“春泥計劃”活動。為提高教學質量,讓孩子了解課堂上所不能學到的知識,同時也為加強孩子對于時代變化的適應能力,瑯琊鎮為大部分行政村配備電腦,使“春泥計劃”實現電子化。
據悉,在2009年,瑯琊鎮就已成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家長學校、未成年人協會等多個協會來開展春泥計劃,之后,又整合各方資源,廣泛吸收群眾力量,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職及退休教師、年青鎮村干部等社會群體的作用,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投入到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如來自瑯琊初中的10位初中老師就成為該鎮“春泥計劃”校外輔導老師,為部分未成年人進行課業輔導等,鎮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在留守兒童中開展各類體驗教育活動,充分利用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公共文化設施“農家書屋”等陣地,組織、引導留守兒童開展形式各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幾年,瑯琊鎮相繼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讀國學經典、做道德少年”等主題實踐活動,以冬夏令營、趣味活動、競技比賽、動手勞動等為方式,以加強安全教育、傳承文化傳統、提升思想道德、擴大知識范圍、培養個人興趣、樹立正確人生觀為重點全面開展“春泥計劃”,如瑯琊鎮東畈村開展的“送母親一只康乃馨”活動,讓我們的孩子用一只康乃馨表達出對母親的感激之情、養育之恩;瑯琊滕村每年舉辦的“快樂童聲,想唱就唱”活動,讓孩子與家長一起度過快了時光;該村的滕俊丹、包建權和他們的女兒在參加2011年婺城區計生協會舉辦的“家庭才藝大比拼”中也取得了好成績。
為確保“春泥計劃”實施成果,鎮“春泥計劃”領導小組還對26個村的實施及臺賬登記情況進行檢查與督導,以進一步推動“春泥計劃”對未成年人的促進作用,使未成年人能夠度過健康、向上、收獲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