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沙畈鄉89家養殖場、22家鋸板廠、3家采砂場全部關停或搬離沙畈水庫庫區
9月18日,隨著沙畈鄉店邊村奶牛養殖戶李增根的23頭奶牛搬遷完畢,該鄉順利完成了89家養殖場關停搬遷。截至目前,沙畈鄉89家養殖場、22家鋸板廠、3家采砂場無一例外全部實現關停或搬離了沙畈水庫庫區。
據悉,李增根的奶牛養殖場位于店邊村村郊的梧桐溪旁,盡管只有23頭奶牛,但占沙畈鄉奶牛養殖的一半。今年是李增根養奶牛的第13個年頭,以前養在村里,因為臭氣大,鄰居意見不小。2009年,他在遠離村莊的梧桐溪邊搭了260多平方米的棚戶,把奶牛都牽了過來。這些年李增根和楊明華夫妻倆起早貪黑,奶牛越養越多,從最早的2頭發展到現在的23頭,年收益也達到了10萬元左右。雖然收入不錯,但李增根只能節約著花,因為上有兩老,下有一對女兒,此外還有一個癡呆的妹妹要養。一家七口,全指望這奶牛場。
沙畈水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之初,沙畈鄉副鄉長、畜牧關停小組組長戴增榮就立即到李增根家做工作。當戴增榮前幾次上門時,李增根給他的只有一句話:“要關可以,我家7個人你給我們養。”但戴增榮并沒有灰心,一方面繼續耐心做思想工作,了解李增根的需求,另一方面幫忙聯系了鄰近的長山鄉一個大型的奶牛基地——倪慧君牧場,對方答應免費提供最好的牛舍給李增根養牛,所產牛奶按市場價統一收購。另經協調,李增根的兩個孩子也可以去那邊就近入學。8月20日中午,李增根鄭重地在搬遷協議上簽上名字。
李增根原本打算9月初開始搬遷,但那段時間剛好有“奶牛流行熱”疫情,所以就推遲了幾天。9月18日一大早,戴增榮就來到李增根家幫助他搬遷奶牛,為討個好彩頭李增根想放一下鞭炮,戴增榮二話沒說不僅開車去買來鞭炮,還請人幫他選了個吉時燃放,這讓李增根一家感動不已。李增根的妻子楊明華說:“從8月初到今天,戴鄉長來我們家已經不下二十次了,而且每件事都幫我們考慮得很周全,我們被他的誠意所打動,再不搬我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當天,除了戴增榮到場幫忙外,區農林局局長陳維良也帶著養殖專家到現場指導。得知李增根打算把奶牛養殖場改成獼猴桃種植基地,農林局專家表示會提供樹苗以及技術上支持,并告知李增根奶牛搬遷后如遇到養殖技術難題可以和他們聯系。
戴增榮說:“沙畈水環境整治,是為了永葆金華百萬人飲用水的清澈甘甜,這期間1萬沙畈人歷經艱難抉擇。這兩個月,我天天在村里和養殖戶們聊天,聽他們心中的苦,心中的想法,也感受到了他們的淳樸,F在整治工作已告一段落,但水環境的長效管理其實才剛剛開始”。
后記:沙畈人堅守信用,說到做到,他們如約在9月20日前關停了養殖場,他們在自己的“吃飯”和全金華人的“喝水”問題上毅然選擇了后者,我們不能忘記他們做出的犧牲,我們應該幫助他們一起尋找新的出路。正如戴增榮所說,幫助沙畈鄉百姓重新出發,不妨從最基本的做起,比如扶持種植業、扶貧貸款、大規模開展專業技術、培訓以及請沙畈在外發展的強人、能人回來幫助家鄉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