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婺城區交通運輸局養路人周擁軍
近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學者梁啟超曾說:敬業,即責任心,是對學業或工作專心致志;樂業,即趣味,不僅樂意去做某件事,而且從中領悟出趣味來。在“最美金華人”、婺城區交通運輸局養路人周擁軍內心,做一個康莊大道的守護人,做一塊交通運輸事業蓬勃發展中的“鋪路石”,就是他一生中最簡單卻又快樂的追求和夢想。
告別軍旅,深情甘做養路人
第一次接觸周擁軍,就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墩實的身材、黝黑的面龐、布滿老繭的雙手,強烈地透露著一線公路養護工的氣息;干凈的平頭、黑框眼鏡,加上隨和的笑容、熟稔的業務、略帶憂郁的神情,讓人清晰地感受到了可貴的新時代“鋪路石”精神。
周擁軍是一名12年的老兵。2009年1月,他轉業被安置到婺城區公路管理段,在湯溪公路養護站成為一名的基層公路養護工。秉承部隊的優良傳統,他凡事高標準要求自己,勤懇好學,刻苦鉆研,迅速掌握了崗位業務技能。周擁軍還參加了重慶大學網絡教育,通過兩年的學習,取得了道路與橋梁專業的畢業證書,成為一名名符其實的知識型養路工,也是婺城交通運輸系統為數不多的雙學歷職工之一。
隨著業務技能的迅速提高,他也迅速得到了同事的認同和單位的器重。2010年7月,周擁軍作為骨干,被調到新成立的蘇孟公路養護站;2012年1月,他又被調動到白龍橋公路養護中心站,被提拔為副站長。2013年2月,他調任公路段養護科副科長,負責農村公路管理工作。
最初從部隊退伍,周擁軍曾面臨過多個選擇,如何最終成為一個養護工?他的家人、戰友、同學都不理解,周擁軍笑著說,應該是一種緣份。公路養護工作非常辛苦,即使經過部隊多年的鍛煉,一開始他也覺得有些吃不消。當看到通過自己和同事地辛勞,平坦、干凈公路上車輛行人順暢來往的景象,他深感勞有所值,倍感欣慰。而在內心深處,他明白是什么讓他在這崗位上堅持了下來:作為一名部隊培養的共產黨員,他必須處處發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無怨無悔、默默無聞地戰斗,才對得起軍隊賦予他的為公共事業奉獻的精神。在養護站期間,他帶領幾個同事,克服人員少、任務重的困難,憑著鐵鍬、鋤頭和雙手,出色完成了養護站擔負的200多公里的公路養護任務。
提拔為副站長后,他也從沒在辦公室清閑過一天,大部分時間他仍然堅持到一線,起早摸黑地與同事們并肩作戰。2012年9月13日他因公負傷,視他如膀臂的白龍橋中心站站長黎國軍心痛地說:“周擁軍的腿斷了,我的手臂也‘斷’了。”周擁軍用自己樸素的言行,大大增強了養護隊伍的戰斗能力,還有力地穩定了隊伍,增強了凝聚力。
生死一刻,彰顯英雄真本色
一說起周擁軍,婺城區交通運輸局很多人頓時肅然起敬,他不僅以愛崗敬業的精神贏得升級和同事們認可及尊重,而一次意外事件更是讓大家對他多了一份不一樣的評價:勇敢。事實上,本報對周擁軍并不陌生,2012年10月9日刊登的《那一路彎彎山道,灑滿汗水和心血》的報道,深刻地記錄下了他舍己救人高尚精神和生死護路敬業情懷。
2012年9月13日清晨,下了一夜的瓢潑大雨尚未停歇。婺城區公路段白龍橋中心公路養護站副站長周擁軍與往常一樣帶著工友早早地上路巡查,當他們行至縣道張六線10.7公里路段時,發現一塊約有兩三噸重的巨石橫躺在道路中央。
“我們觀察之后覺得可以很快搶通,就準備抓緊清理完土石。”當時和周擁軍在一組的養路工姜躍華回憶起那一幕還是心有余悸,“我們正干得起勁,突然聽到一聲巨響,一旁塌方處又有巨石滾了下來,飛快地朝我壓來!
說時遲那時快!驚慌失措的姜躍華感覺自己被重重地推開到路邊的草叢中,等他回神一望,卻發現周擁軍已倒在血泊中,右腿被那塊四五百斤重的滾石緊緊壓住,人也失去了知覺。他和工友們迅速把周擁軍抬到山下的醫院,經診斷,他的右腿小腿嚴重骨折,腓骨、脛骨全被壓斷。
“如果不是他在關鍵時候推了我一把,那時躺在醫院里的肯定是我,或許更危險,甚至就沒命了!”談起那個瞬間,姜躍華至今依然十分激動。說起周擁軍舍身救人的英雄抉擇,養護站的工友們連連豎起大拇指,卻都并不感到意外,因為他有12年的從軍生涯,身上有許多軍人特有的優點。
時隔1年半,而今回想起那時英雄壯舉,“最美金華人”周擁軍只是憨厚地笑著留下一句實在話:“這就是我的工作!
風雨兼程,譜寫最美“交通夢”
夢想無分大小、多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周擁軍也有自己的“交通夢”。
“人不養路,路不‘養’人,公路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所以要我們一定要把工作做好,把路養好。”他還說,現在婺城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問題還很多,在交通運輸事業快速發展的前景下,他希望公路的養護設備能越來越好,農村公路體制能越來越優,養護工人幸福指數能越來越高!@樣的夢想,這份責任感,這難能可貴的“鋪路石精神”,體現的是周擁軍內心一股質樸的信念和不變的執著。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如今身為公路段養護科副科長的周擁軍,時常還在公路上勘察路況、統計數據、計算資金······在婺城忙碌的公路線上,總能看見他最美的身影。自與公路結緣以來,周擁軍無怨無悔地堅持著這份平凡的工作,又屢屢做出不平凡之舉,但他很快樂。為了保障公路安全、暢通,他甘愿做一塊“鋪路石”,他的“交通夢”。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