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際交往日益頻繁,赴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等高瘧疾國家經商、旅游和務工的人員大幅增加,導致境外輸入性瘧疾病例比例也逐年上升。去年,婺城區就檢測出了2例境外輸入性瘧疾。在此,記者針對每年5~10月份為瘧疾高發季節的實際,就如何有效地預防瘧疾,減少瘧疾疾病的發生,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采訪了婺城區疾病防控中心健康教育科長陳伯恒。讓他給大家支招,詳細講述什么是瘧疾、瘧疾的癥狀、傳播途徑、控制措施等。
瘧疾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蟲媒傳染病,又稱“打擺子”、“羊毛痧”,病原主要有四種類型,分別是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瘧疾的典型癥狀主要有發冷、發熱、出汗等,部分患者還可能有頭痛、腹瀉、昏迷等其他癥狀。典型癥狀包括周期性發作,每天或隔天或隔兩天發作一次。如果患者能夠及時診斷,全程規范用藥,短時間內即可治愈。但如果延誤治療,部分惡性瘧病人可能導致死亡。
瘧疾通過蚊子叮咬傳播,傳染源是瘧疾病人及帶蟲者,當蚊蟲叮咬瘧疾病人時,瘧原蟲會隨著病人的血液進入到蚊蟲體內,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繁殖,蚊蟲體內滿布瘧原蟲;這時蚊蟲再去叮咬健康人,瘧原蟲就會隨之傳染到健康人體內。“大多數人對于瘧疾都沒有特效免疫力,人被陽性蚊蟲叮咬后很容易感染上瘧疾,特別是兒童和孕婦因自身免疫力差,更容易感染,危險性更大。”陳伯恒說。
如何預防瘧疾?關鍵還是做好防蚊、滅蚊工作,切斷傳播途徑。
如何防蚊?消滅蚊子的棲息地,清除房前屋后的垃圾、雜草,填平污水坑,瓶、罐、水缸等易積水的器具要倒空或加蓋;農村的水田采用間歇性灌溉的方法,可以減少蚊子密度;在無人的情況下,把門窗關嚴,噴灑或燒薰滅蚊蟲藥,半小時后再通風,可殺滅家中的所有蚊蟲。另外,房屋可安裝紗門、紗窗,注意隨手關門,以防蚊子進入;平時可點蚊香、滅蚊片等來驅蚊;晚上睡覺時放下蚊帳,還應該注意避免身體緊貼蚊帳;盡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黃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動;如必須在戶外作業,可穿長袖衣和長褲,皮膚暴露處可涂抹驅避劑,防蚊叮咬;不要在室外露宿。
“在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的多數國家和地區,瘧疾仍較嚴重。當你進出這些國家和地區時,有可能會感染瘧疾,因此,出國歸來后一定要及時篩查,確保安全。如出現發燒癥狀,要盡早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出國歸來,否則錯過最佳治療期,可能導致臟器功能損傷和衰竭,嚴重的可導致死亡。”陳伯恒提醒。同時,鄉鎮衛生院也要積極開展“三熱病人”(初診為瘧疾、疑似瘧疾、不明原因發熱者)血檢,對來自瘧疾流行區的流動人口和外出到瘧疾流行區打工返鄉的本地人員要及時血檢瘧原蟲,以便早期發現和規范治療瘧疾病人和無癥狀帶蟲者。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