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巾幗建功先進工作者、兩屆市人大代表、三屆區人大代表、婺城區創業創新巾幗模范、書記主任好搭檔……這些榮譽的獲得者,就是婺城區人大代表、城北街道原站前社區主任馬琳琳。“剛剛辦理了退休手續,做了17年的社區干部,現在才終于閑下來。”馬琳琳說,群眾事無小事,社區干部就是群眾的管家婆。
1997年開始從事社區工作,由于工作能力強,工作成績突出,2001年,馬琳琳就任城北街道站前社區主任,這一干就是十幾年。站前社區是一個情況非常特殊的地域,有火車站、汽車站,附近賓館、美容院較多,人員流動性大,人員構成很復雜,但都在她兢兢業業的打理之下,管理得有聲有色。
說到工作重心,馬琳琳表示“擺在第一位的就是老舊小區、小街小巷的維護,它關系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品質,關系著整個城市的形象,我連續幾年的議案都是這個民生問題”。站前轄內小街小巷比較多,路面整修、路燈改換等改造維護全都落到了社區,然而社區人手不足、經費有限,馬琳琳這個帶頭人就四處“化緣”爭取維修資金,民政局下撥一些、共建單位資助一些,通過每年四處爭取資金對老舊小巷進行維護,保障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值得高興的是,經過多次呼吁,市財政也增撥了區里小街小巷改造的經費。”她開心地說道。
社區工作都是基礎性的群眾工作,多的就是鄰里矛盾,充當“馬大姐”的日子數不勝數。站前社區里多是1995年以后新建的小區,隨著小區的陸續開發,開發商遺留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物業撤走、設施不完善、小區垃圾無人掃、沒有保安、管理秩序差等,業主肯定會找到社區要求解決問題。“處理物業糾紛我們現在很有經驗。”馬琳琳自豪地說,她們一來會跟原物業公司聯系,爭取能夠“班師回朝”,不過這種情況很少,更多的還是進行調查走訪,找一些有奉獻精神又熱心的業主談心,牽頭組織成立業主委員會,讓居民自己當家。目前在她的牽頭下,轄區內今飛、太陽城、今義大廈等小區都已經成立了業主委員會,管理成效明顯。
不僅物業糾紛找到她,居民有困難也要找她幫忙,在馬琳琳心里,有一本社區孤寡、窮困、殘疾人幫扶手冊,每年她都會隔三差五給他們送錢送物,積極幫助他們。金佛手小區的鄭夢婷身患白血病,馬琳琳得知情況后,立即動員社區居民為她當場募捐上萬元,并四處托熟人幫忙,為鄭夢婷的媽媽找了份工作。
看到近幾年排舞越來越流行,馬琳琳又鼓勵社區里幾個有舞蹈基礎的人帶頭跳起來,并在火車站廣場、太陽城服裝市場兩地常年跳廣場舞。除此,她還先后成立婦女舞龍隊、女子軍鼓隊、腰鼓隊、女書畫家協會等,只要市區有活動鼓勵社區參加,馬琳琳都會帶著“一班人馬”積極參加各項比賽,成績斐然。
“雖然退休了,但是我的心還牽掛著社區發展、建設,一顆為民服務的心永遠都不會退休。”馬琳琳如是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